东北网1月4日讯(记者 高长利)记者从省森工总局获悉,自2012年1月1日起,我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黄菠萝、红松(人工林除外)、紫杉、山槐等珍稀树种。
黄菠萝、红松、紫杉、山槐等树种是我省森工林区重要的珍贵树种,也是“第三季”森林的孑遗种。它们的存在,维系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其储存遗传信息功能无法替代。同时,由于这些珍贵树种独有的特性、优秀的材质,使它们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红松每立方米市场价格已达1200元、黄菠萝更高达1800元每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对保护珍贵树种重视不够,森工企业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过度采伐珍贵树种,造成珍贵树种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珍贵树种种群数量已近濒危状态。
实施天保二期工程、落实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以来,“恢复森工林区森林植被顶级群落,拯救濒危物种基因,遏制红松等珍贵树种锐减的局面”,已成森工林区森林经营工作紧迫任务。森工总局于2011年12月果断下发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加强黄菠萝等珍贵树种资源保护的决定》,将黄菠萝、红松(人工红松除外)、紫杉、山槐等列为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采伐活动。对违反决定进行采伐的,省森工总局将坚决追究责任,依法严肃处理。
据测算,叫停黄菠萝、红松等珍稀树种采伐,我省森工林区每年将损失7.6亿元收入,但这些树木的存活,可大量减少碳排放、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社会增加巨大的生态效益。
为切实加强对珍稀树种的保护,省森工总局还将开展重点保护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和保护区域划定工作,查清珍贵树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将黄菠萝、红松、紫杉、山槐分布的区域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管理。建立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和重点保护区台账和资源管理档案,为全面开展保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各级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采取事前监督,事中检查等措施,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森工林区重点保护珍贵树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牺牲眼前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局长魏殿生表示,森工林区以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为契机,认真贯彻新时期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珍贵树种的全面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