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省委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民建省委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摄
东北网1月10日讯 题: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助力龙江非公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 顾硕
2011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非公经济即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4037.3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1.5%;完成税收572.6亿元,同比增长31.2%,占全省税收的37.9%。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谈到我省非公经济取得的成就,委员们无不赞叹,“非公经济已擎起全省经济‘半边天’”。
近年来,非公经济后劲渐起,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投资加大、集群效应突显。
据了解,截至2011年11月,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1653.4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43亿元,同比增长23.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10.3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业、林业加工业、能源工业企业增长最快。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进展加快。非公经济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额继续增加,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工业园区建设逐步推进,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黑龙江省多数地区将工业园区作为发展载体,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集群。其中,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引来大批投资者,园区的项目载体功能日益完善。一些县、市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共建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虽然我省非公经济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其中也不难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中小企业融资难、一些中小企业重经营轻管理、企业制度建设落后等。
为此,省政协委员吴河勇建议,创新管理理念,努力摒除以往固步自封的旧有观念和习惯,大胆吸收国际国内最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创新方法和能力。在管理方法与手段上,要十分注重“艺术性”。是艺术就必须求新、求异、求奇、求特,管理者要做到通过管理,优化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配置,使企业资源最大价值化。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省政协委员冯洪滨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税收支持政策。与南方兄弟城市相对比,我省中小企业尚未形成壮大规模,并事实上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客观现实。向国家争取对龙江中小企业实施更高税收起征点支持政策,并将时间延长至2015年之后。以针对我省经济欠发达,企业群弱小客观事实,实施放水养鱼措施,为小微企业创造喘息机会。
民建省委建议,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我省过弱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以帮助银行放贷。政府协调银行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