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12日讯(记者 杨林川)11日,省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市长林宽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路网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加快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以来,由于路网的变化,牡丹江也加速了建设沿边开放先导城市的步伐,打造出了南联北开、辐射内外的大通道。以绥牡高速公路为例,绥牡高速的建成通车,使牡丹江到绥芬河由过去两个多小时车程缩短至一个多小时,更推动了牡丹江地区的对俄贸易,助力了哈牡绥东贸易加工区,使之成为辐射东北亚经济贸易的桥头堡。
林宽海介绍说,今年,牡丹江要加快城乡道路建设,为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公路、铁路和牡丹江沿岸为轴线的“一核三线”发展布局奠定基础。开工建设大项目10个,完成牡三公路、绥满高速牡丹江至哈尔滨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海林农场至镜泊小镇、八面通至林口公路林口段、牡丹江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客运中心站等7个项目,续建省道海林至亚布力公路海林至长汀段、绥满公路牡海界至横道河子段、东宁至永胜段等3个项目。其次,进一步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为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奠定基础。突出通道、口岸建设,加快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力争哈牡高铁立项开工,加快东宁界河桥、绥芬河口岸扩能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牡达、华晟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尽快完成保税物流中心的审批和中俄公路跨境运输双边协定的签订。同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牡海滨河大道、牡宁森林城际路建设,拉开牡海宁城市圈框架,为尽快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3万公里。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为龙江大地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路网,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现代化公路网络,为黑土地打通了血脉。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形成了省内大循环、省外大开放的交通大格局,有力地服务了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产业项目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架起了腾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