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代表委员:让“菜篮子”能够“轻松”提起
2012-01-13 09:42: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狄婕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月13日讯 物价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高度关注,为民解忧,采取得力措施,把物价稳下来。——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移戈委员——

  要让“田间地头”和“市场端头”无缝对接

  保障均衡供应、保证菜价平稳,“市场端头”无疑重任在肩。身处业内的政协委员移戈,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减少中间环节,真正实现“田间地头”和“市场端头”的无缝对接。

  移戈委员说,目前蔬菜从田间到百姓餐桌要经历至少3手的“流转”,到超市一类的大卖场,甚至更多,大大小小的菜贩子层层倒手层层加价,结果“种菜的”和“吃菜的”两头都不划算。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形势下“农超对接”是最现实最快捷的选择。

  对如何真正实现“农超”的无缝对接,移戈委员认为应该政府统筹、专业运作、信息化、科学化并举。对当前制约“农超对接”落实的农民小规模蔬菜生产无法满足商超的数量需求和履行合作协议的诚信度不高问题,移戈希望政府能对此有所作为。“政府应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这种方式把种菜农民联合起来,把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做大,既能满足我们商超对蔬菜供应量的要求,又解决了我们无法对一家一户的农民合作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建立蔬菜产销的扶持政策,在市场波动时适时保护农民和商超的最基本利益,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

  王满玉代表——

  减少流通成本加快地产绿色蔬菜建设

  谈及菜价问题,省人大代表王满玉感慨地说,很多人感觉冬季菜价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不具备种菜条件,如果用温室大棚种菜,成本太高,所以百姓吃的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南方地区运送过来的。但蔬菜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难题。

  王满玉代表认为,解决蔬菜运输的问题应通过减少流通成本为“菜畅其流”扫清障碍。我省已对鲜活产品实行了“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过桥费。但最好能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的蔬菜品种范围。另外,应完善农村公路标志设置,全力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为外来的蔬菜运输车辆提供准确通行信息。同时,我省应该加快发展地产绿色蔬菜建设。比如,大庆市林甸县的温泉果蔬基地就是很好的借鉴对象。大力发展地产蔬菜既可以解决运输中带来的问题,还可以让百姓们吃上更新鲜、更安全、更便宜的蔬菜。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蔬菜产业及蔬菜加工的贷款投资,让我省在冬季也有条件发展地产蔬菜。同时,加大基本菜的储存,比如,白菜、土豆、萝卜等,保证百姓可以在冬季以便宜的价格吃到这些基本菜。

  金益委员——

  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

  “保障我省蔬菜价格的稳定,首先要解决供求紧张的局面,应合理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并根据我省特点重点发展棚室蔬菜,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确保稳定供应。”省政协委员金益这样认为。

  金益委员说,受气候条件限制,我省一年只能生产一季露地蔬菜。目前,我省夏季蔬菜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一到冬季大量蔬菜品种就需要依靠外地供应,这不但增加了蔬菜的运输成本,导致蔬菜价格升高,并且一旦遇到不利气象条件,将直接影响蔬菜的稳定供应。因此,发展设施蔬菜,成为缓解我省冬季蔬菜供求紧张局面的重中之重。

  他建议今年我省应继续增强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鼓励蔬菜生产大户、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等牵头组建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完善其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步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市场销售等难题,依靠规模经营、批量生产等优势,发展订单生产,确保蔬菜产品实现产销对接,并重点组织好棚室小区搞好冬春蔬菜生产。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