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7日讯 由于生活困难,市民刘连松一家多年来一直受到社区邻里的悉心照料,前不久,刘连松的女儿突患重病去世,刘连松将爱女遗体捐献以回报社会,他还打算捐献自己的遗体, “遗体火化后什么也剩不下,交给大夫们去研究吧,让他们能帮助更多的人。”
社区重点照顾对象
刘连松今年60岁,是南岗区跃进街道办事处前卫社区的低保户,一家三口都是疾病缠身,多年来一直受到社区及左邻右舍的悉心照料。当初,女儿在我市一所大学读书,由于家中贫困,直到毕业学费也没凑全,为此社区干部孙桂华多次跑到孩子就读的学校,与其领导沟通,最终为孩子减免了部分学费。刘连松的爱人在2003年患卵巢癌去世,此后,刘连松和女儿成了社区重点关注对象,大家上门送饭送菜,帮助收拾房间、定期为其理发。
毅然捐献爱女遗体
几天前,刘连松的女儿突然病发去世,刘连松决定将女儿的遗体捐献,并在社区隋书记等人的帮助下办理了相关手续。刘连松告诉记者说,2003年爱人患卵巢癌去世,刚去世的女儿也患有疾病,自己更是重病缠身,可能是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存在问题。将女儿的遗体捐献后,可以让大夫们对病情加以研究,就算是对社会的回报吧。
遗体捐献一年涨三成
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登记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付旭告诉记者说,过去,对于遗体捐献,人们往往怀有排斥的态度。而现在,人们的意识有了很大改变。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市遗体捐献最多的一年,其数量比往年增长了大约3成。对于医学研究和教学来说,我市遗体捐献在数量上还存在缺口,但从增长量可以看出,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