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19日讯 如今,吃的、穿的都很丰富,春节和往常也没什么区别,为了体会浓浓的年味儿,哈尔滨市一些市民开车到周边的乡镇赶大集,买绿色的笨鸡、笨猪肉、纯碱大馒头和黏豆包,同时也寻找城市里逝去的年味。
每个周二是松北区万宝镇赶大集的日子,这一天,附近村屯的人们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到镇上赶集。17日这天,大集上来了很多穿着貂皮开着车的城里来人。
17日9时,记者刚进万宝镇,就听见了叫卖声。万宝镇不大,从镇这头儿到镇那头儿,一条几百米长的主街两边挤满了卖年货的小摊,卖对联的、卖冻鱼的、卖鞭炮的、卖糖块的,各种年货琳琅满目。
在哈市某机关工作的李先生领着孩子来赶集,“一来买点笨鸡等绿色食品,二来寻找一下小时候过年赶集的感觉,也让孩子体会一下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过年氛围。”这是李先生赶万宝大集的目的,也是很多城里人一大旱驱车赶往这里的原因。
大集上,人挨人,记者随着人流慢慢向前移动。在大集边,一些摊主用竹笼、胶丝袋子装着笨鸡在卖。“一只100元”的价格丝毫没有阻碍城里人的抢购,一个穿着黑貂皮的中年男子一下买了5只小笨鸡,连装鸡的竹筐一起扔进了越野车的后备箱。
在这几百个摊床中,有几个摊床正在现场杀猪宰牛,还冒着热气的猪肉、牛肉当场就被抢购一空。
在一个猪肉摊前,几个壮汉正搬着大块的猪肉往小货车上扔。刚杀完的两头猪,都被一个人给买走了。买家是一名40多岁、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他说,他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开了一家小工厂,经常来万宝这边送货,知道17日是大集,就特意赶来买笨猪肉,还雇了个小货车把猪肉拉回去。“给客户送礼,再给职工发点福利。”
在路边,对联、年画摆了一地,摊主在年画间跳来跳去,为顾客拿年画。年画种类挺多,有自然风景画,有大福字,也有鲤鱼戏水图,大胖娃娃等传统的老式年画。
“看着年画,我就想起来小时候,家在农村,家家平房的土墙上都贴着大胖娃娃;年年有鱼的年画。好多年没看到大胖娃娃年画了,再看到这些老年画感觉真得太亲切了,我买回家送我妈。”从市区来赶集的刘女士说,她的父母都从绥化老家来哈尔滨和她一起住。“我妈今年73岁了,总吵吵着要回老家过年,说城里的年没意思,没味道,这次朋友说要来赶大集,我说我也来,回味一下童年的农村大集。”刘女士说。
大集上除了传统年画,还有红头花、橘子瓣水果糖、传统的“撒年糕”、手工刻的挂钱儿,看到这些时,从城里来的关女士竟热泪盈眶了。“就这个,就这个!小时候,每年过年大人都给女孩子买两朵个这样的小花,别头发上,再穿上新衣服,年三十晚上提着玻璃罐子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一起满街跑。”关女士说。
“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小时候吃的糖是什么样子。”一位女士买了一斤橘子瓣糖。 “这在城里看不到,在这看到真是亲切。不是这些东西味道有多好,一看就想起了记忆中的大年。”一位女士把她刚刚买到的红枣年干粮拿给记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