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有限禁烧令“燎着”背街背巷 市民:全面封杀烧纸陋习
2012-01-20 09:32:35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秋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8日18时许,保健路上众多烧纸的市民。鲁明 摄

  18日19时,哈市道外北十二道街上烧纸火堆遍布。张清云 摄

  生活报1月20日讯 14日,针对街头随意烧纸的不文明行为,哈尔滨多部门联合开展“倡导优良传统民俗,遏止街头烧纸陋习”的专项行动,并公布春节期间114条街22个区域禁止烧纸。禁令一出,主要街路烧纸现象有所收敛,但并未绝迹。而背街背巷却烟熏火燎“蔚为壮观”。为此,多位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表示,这种“有限禁烧令”非但作用不大,还给一些市民“壮了胆”,而背街背巷烧纸对环境的危害、不安全因素并不亚于主街区,而且一旦引发火灾更难控制,强烈建议全面禁止烧纸陋习。

  保健路禁烧路段行人火堆中穿梭

  18日18时许,记者在先锋路与红旗大街交口处看到,五六个火堆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在此烧纸的市民纷纷选择顺风的方向用木棍拨弄火堆,然而,此时正值下班高峰,由于逆风向前,空中飘散的黑灰直冲面颊,从此路过的行人不得不捂住口鼻,跑步穿过一个又一个烧纸的火堆。家在附近的市民稽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临近春节,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这附近焚烧,“主要集中在晚上六点到十一点。我下班比较晚,到家的时候差不多七点左右。每天晚上这里都是烟熏火燎的,很多人没等纸烧完就先走了,实在太危险了!”

  18日19时许,记者在保健路上一眼望去,多个十字路口处火光闪烁,数十名市民在此烧纸,来往车辆经过时只能减速慢行,行人则在火堆中穿行。对此,出租车司机安师傅气愤地说:“夜间在十字路口拐弯时,经常被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很可能就蹲着人正在烧纸,要是又赶上该路段没有路灯,要不是刹车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在现代社会寄托哀有好多种文明形式,哈尔滨市民为啥不自觉点,戒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呢。”

  对此,哈市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执法人员多次对占道摊床及烧纸人员进行集中清查,但收效不大,“考虑到民俗原因,执法人员对焚烧冥纸冥币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以说服、教育和疏导为主,对于执意焚烧和执意销售冥品的人员则坚决处罚。很多人对于执法人员的劝阻还是听的,但是并不是停止烧纸,而是转到了旁边的小街路上。这样更危险,隐患重重。”

  道外区背街背巷肆无忌惮隐患重重

  18日,根据多位市民的电话投诉,记者走访了哈市多条小街路,发现这些背街背巷已成为烧纸大军的主战场,相比于需要盯着执法人员来检查,在这里没人监管,烧纸肆无忌惮。18日19时30分许,记者在哈市道外北十二道街看到,四五个火堆的火苗很大,火星满天飞,在昏暗的路灯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18日20时许,在汉祥街与松明街交口处,烧纸的人群和火堆占了近半个人行道,由于火苗很大,行人经过此处只能走上车行道,此时,不时有车辆经过,十分危险。在元士街与汉阳街交口、工厂街与地段街交口、工厂街与兆麟街交口等多个路段,烧纸的市民一拨接着一拨。对此,环卫工人苦不堪言,“我们每天除了要清理日常垃圾,还要清理这些每日剧增的焚烧纸堆,烧纸燃烧后的黑灰十分难清理。最近两个星期,每天夜间和次日清晨都能清理出好几车黑灰。安字片烧纸的人最多,有时刚清理完,转了一圈回来,又有几堆出现。最危险的是,背街背巷杂物多,行人少,有时候人走了火堆还没灭,很容易发生火灾,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从此经过的老先生被呛得咳嗽了一大阵后对记者说:“烧纸这种行为本身就很烦人很落后,无论在哪儿,只要是占用公共空间,威胁公众利益就不该发生。我举双手支持执法部门对这种行为一刀切全禁了,有啥可犹豫的?”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