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鹤城龙年伊始车辆排长龙加气
2012-01-31 09:08:1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于恩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1月31日讯 4排车辆同时推进,12辆车同时加气,等待的车辆在龙沙路排起长龙……这个春节长假,出租车司机刘勇几乎每天都要经历两三次这样的场景。

  如今,液化气、天然气等双燃料汽车在鹤城正大行其道,尤其在营运行业,凭借低排放、低成本实现了双赢。然而,从春节前开始,双燃料车辆却在加气环节险遭卡壳。

  环保先锋加气却遇难题

  鹤城天蓝水清,要归功于环保的铁腕整治。多年来,我市在治理汽车尾气上下了许多功夫,尝试推广了乙醇汽油、液化气汽车、天然气汽车等多种方式。

  从2009年起,我市第一条采用天然气和汽油双燃料的15路公交车上线运行。天然气的使用缓解了燃油价格居高不下、尾气污染等突出问题。沿着这条发展轨迹,我市许多营运车辆开始进行双燃料改造和使用,继液化气之后,天然气成为公交车、出租车的新宠。

  我市相关部门对于双燃料车辆的发展,也给出了积极评价:“发展燃气汽车产业,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借此东风,到去年末,我市双燃料营运汽车总数量已经超过400台,且仍在不断增加。

  春节前开始,本来就脾气暴躁的出租车司机刘勇,又开始时常发火。“加一次气要等将近1个小时,谁不着急!”刘勇和同行都表示,过去加气最多需要20多分钟,已经不短了,但和现在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全市就这个气站在市中心,方便了却不省时。”刘勇把车停在龙沙路天玉加气站路边,又开始和同行一块儿抱怨。

  气站长龙缘起车多站少

  为何加气变得这样难?一位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从2011年开始,有6条公交线路更换了多达120台燃气汽车。此外,春节前又有500多台新上路的出租车全部采用了天然气作为燃料。车辆总数翻了一翻,而加气站却因种种原因,不增反降,这是造成加气难、排长队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市供热燃气管理处也得到同样的答案。据该处燃气科科长赵岩介绍,我市北三区目前具有充装天然气能力的汽车加气站只有两座,分别是龙沙路的天玉加气站和南苑开发区内卜奎南大街上的蓝天加气站。按照最初的设计能力,两座天然气加气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辆的需要。像春节这样的用车高峰时期,加气站甚至要24小时营业,满负荷运行,但仍需排队加气。

  另据了解,我市在新江路、南苑开发区、大民附近早已批建了几座加气子站,但由于设备故障需要维修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加气站已经先后停止加气。

  焦急的不仅仅是营运车主和站在路边等车的乘客,还有行业的管理者们。“加气紧张、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转,对安全来说可不是好事!”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供热燃气管理处燃气科科长赵岩和天玉加气站经理王鹏飞都表示出同样的担忧。

  天玉加气站经理王鹏飞告诉记者,加气站内的压缩机、变压器都要定期检修,机油等需要定期更换,这些都需要时间。昨天,加气站贴出通知,变压器等设备需要保养1小时,以保证其运行。看到这则通知的许多司机都抱怨,多等1个小时要少拉多少乘客呀?但是,经营者和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再连续多运行1个小时,要增大故障风险!

  多建气站今年甩掉长龙

  记者了解到,双燃料汽车加满天然气,行驶里程仅有170多公里,无法和汽柴油车辆相比。对于全天在路上奔跑的营运车辆,每天至少也要加两次气,而且加气时间相对固定在早晨和下午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如果加气要排长队,无疑影响其收入又造成路段拥堵。

  如果气站多,能够相互补充,加气难自然就会缓解。许多出租车司机都提出了这样的期待。市供热燃气管理处也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建议按照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加快我市汽车加气站建设,同时采取措施,使现有的燃气加气站尽快投入使用。

  记者获悉,我市制定的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中,要求2011至2015年建设CNG汽车加气站5座,2016至2020年建设CNG汽车加气站6座。而目前,这些规划实施仍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进展缓慢。

  昨天下午,记者从齐齐哈尔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了解到,昆仑燃气正在我市城区规划建设、整合部分天然气加气子站。其中,大民、新江路、永安、富拉尔基区等地段的加气站有望尽快恢复,联通大道加气站将在今年3月开始建设,争取今年内投入使用。昆仑燃气总计6座加气站将陆续开建或恢复使用,这也将逐步缓解我市燃气汽车的加气难现状。

  到时,龙年的排队加气长龙,也将随之告别鹤城。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