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31日讯 日前,记者赴松花江南岸的依兰县采访,提起百姓生活的新变化新气象,县文明办主任赵勋快人快语道:还是到新建成的迎兰朝鲜族乡中原村丽水兰亭新区看看吧,那里整村搬迁建起了11栋新楼房,是全省唯一新建成的朝鲜族聚居新区!
“丽水兰亭”,多富有诗情的字眼。记者一行赶赴迎兰朝鲜族乡,从乡驻地向北走300米就到了中原村丽水兰亭小区,五六排天蓝色墙体的新楼房映入眼帘。这里紧临哈肇公路,交通方便,是通往丹清河森林公园和巴兰河漂流景区的必经之路。
步入小区,11栋新楼房清新亮丽,宽敞的阳台明亮洁净,一层都是安好门窗的车库和门市房。赶来的村支书金在神边领记者参观边介绍说,这里曾是吴家屯,原来住房大多是土房。朝鲜族村民有传统的聚居习俗,村民们一直都盼着住新楼,去年县乡统一规划5月11日动工建丽水兰亭小区,把整个屯拆迁,不到半年就建成了。现在,全村268户村民聚居到这个现代化新区居住,使这些农民一跃变成了市民。他买的是94平方米的2室1厅,每平方米个人出1200元,国家泥草房改造还有补贴呢。随他来到10号楼201室,90平方米2室1厅居室内堆满了水泥、沙子、瓷砖,村民李相旭家正在热火朝天装修新房。他妻子在韩国打工,每年收入不菲,家里还有4垧水田,他高兴地说,以前住平房烧火取暖都挺累的,现在住上楼房平常生活可方便多了。
来到一楼一处三间通开的门市房内,满屋子堆满了装饰材料,装修工们正忙个不停,29岁的朝鲜族小伙儿宋德彬边擦汗边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起来:这三间门市一间是80多平方米,另两间是65平方米。他说:“我开了5年多朝鲜风味饭店了,以前那个店就是个百十来米的土房,挺不起眼的。我们这里是江北漂流旅游区,夏天旅游可火了,旺季时挣个10来万元很轻松。差就差的是交通问题,夏天旅游过江摆渡费用高,影响了生意,而旅游旺季就那么两个月。这下可好了,县里准备建大桥,我得赶紧把风味饭店做大点,桥通了生意就更火了。”
迎兰乡李颖书记领记者来到窗台向外指点说,我们丽水兰亭新区是具有民族建筑特色的小区,按照宜游、宜居、宜业的高标准要求建设,以韩式、别墅式、花园式建筑为特点,每栋楼错落有致,点式分布。你看那楼顶就是韩式的美人墙设计,很有民族风情。小区内各功能分区规划合理实用,为村民生产生活一步迈入到城市化标准提供了基础保障。
她说,全乡有3个朝鲜族村,中原村是省级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哈尔滨市去年确定的20个重点示范村之一。按照省和哈尔滨市“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和泥草房改造整村推进要求,深入村屯,3次入户调查,共拆除住宅4000平方米,并按照砖房1:1和草房1:0.8的比例实行楼房置换,对于超出的需求面积按照村民优惠价优先购买。同时实行对本村其他村民每平方米1200元的成本优惠价销售,其余附属设施部分,争得国家补贴及村级提供。高标准建成的新区对我乡朝鲜族村民受益很大,一下子就跨越了砖房,满足了朝鲜族群众搬迁聚居新区的热情愿望。这里的村民大多在韩国打工,村里470公顷土地集中交给集体代管,新区的建成为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新区的二期工程计划于今年初启动,当年完成,将和平、农丰两村5个自然屯的朝鲜族村民全部入住,建成后可容纳约800户,人口3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