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1日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各领域科学技术的顶级专家,代表着其专业领域的最高水平。在今天我省经济建设的大潮中,20支由院士带领的高科技“高端”团队“进驻”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企业院士工作站会产生怎样的能量聚变效应?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他们中间。
瞄准市场前沿破解技术瓶颈
土地一天天“金贵”,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目前普遍使用的剪力墙结构,只可适应20层以下建筑的使用要求,若能使砌块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向20层以上伸展,将使寒区建筑业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上进入新的阶段,并为我省开辟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然而,“跨越20层”却是黑龙江建设集团一直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
当得知我省正在推动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的信息后,建设集团主动找到省院士办,希望帮助联系院士建站,破解技术瓶颈。经省院士办牵线搭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欣然应允。2010年9月,建设集团城乡低碳建筑院士工作站建立,“寒区100米高层砌块整浇墙建筑成套技术与示范”项目成为工作站的首个目标。2011年6月,该项目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示范工程——科盛科技大厦启动,现已完成初步的砌块剪力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和动力力学性能试验,并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现有设计理论的适用性。
像黑龙江建设集团这样的企业在我省并不在少数,它们走在市场前沿,视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却苦于缺乏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支撑。
洞悉这一情况后,2010年初,我省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展开深度合作,开始创建企业院士工作站。与以往临机性咨询、一时一事合作不同的是,院士工作站使企业拥有了不走的专家,这一催生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的高端科研平台,不仅帮助企业攻克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还为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使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极度增强,激发了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龙煤集团煤炭产业技术创新院士工作站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项目,由工程院院士袁亮领军,40人高科技“豪华”团队参加。项目将实现瓦斯的高效利用,保证安全高效开采,并可使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一个工作面预计可节省2000万元。
以世界眼光为企业搭“天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我国各领域科学技术的顶级专家,院士们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会以高深的专业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潮头的全新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方向、重大科技项目的确定以及管理方式等提供“锦囊妙计”。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立了重载快捷货车院士工作站,首位进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针对公司在人才、技术、产品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实力,提出打造世界第一的交通装备企业的目标,指出只有占领世界货车制造制高点,居引领地位,才能占领市场,永远第一,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院士的点拨令我们豁然开朗,为公司的长远谋划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专业的世界科技前沿情况和发展方向的深刻了解,使院士们在项目的先进性上更有真知灼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的指导下,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生物技术院士工作站确定了5个污水处理项目,4个污泥处置项目。企业树立了推广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战略发展模式。
据省院士办主任朱琳介绍,目前我省已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20个,开展科技攻关项目38项,这些项目个个都是“重量级”的。
不仅如此,院士带给企业的,还有院士及其团队的“无形资产”:世界范围高端前沿的信息、先进的技术手段、覆盖其专业领域并辐射外界的高层广泛的人脉关系、国内外合作伙伴的资源共享、院士的认知度效应……无不为企业打开一扇新的窗口。甚至院士工作站的“牌牌”,也成为企业的软实力。
院士进企业,名师入家门。各企业都选派高层技术人员参与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在与院士及其团队“零距离”的学习工作中,科研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政府助推护航企业走“高速”
企业院士工作站由政府推动建立,政府虽当媒人,但却不包办。
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省科技厅积极牵线搭桥,当好“红娘”,省内没有专业对口的院士,就在全国范围内为企业找院士。当得知龙煤集团迫切寻求从事煤矿瓦斯研究方面的院士,省科技厅领导在上海开会期间,找到全国瓦斯安全方面研究的权威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请院士“出山”,对方深受感动,当即答应。
秉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则,我省综合考虑地域、行业和企业性质分布,缜密、严格、科学地选择建站单位。目前已建的20家院士工作站,分布在6个地市,19个行业,有9家是民营企业。建站单位必须是经营状况良好、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有明确的研发任务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研发团队,并优先考虑已与院士有过多年合作、有项目依托的企业。组织专家审评并赴企业实地考核,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建立一个。
不搞“拉郞配”,不搞大帮轰,不盲目追求数量,双方自愿建站,是我省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另一重要原则。也正因如此,在已建立的工作站,院士与企业因着共同的事业拴在了一起,双方都干劲十足。
我省还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院士带领最高水平的精英团队在企业能发挥更大的潜能。
如今,院士已成为企业热求的“科技明星”,我省仍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和筹建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这个由高端人才团队组成,应用高端前沿技术,研发高端产品的高端科技平台,像一台高效运转的发动机,正推动企业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