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3日讯 今年春节,随着物价上涨,压岁钱也“水涨船高”,这让不少家长“扛不住”。压岁钱给少了,面子上过不去,给多了,自己又承受不了。此外,孩子们对于压岁钱的支配和使用也让不少家长挠头——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压岁钱的价码也在不断升高,从“意思意思”到“一沓一沓”,少则百元,多则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上涨的压岁钱也让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叫苦不迭。给少了,面子上过不去,给多了,自己又承受不了,压岁钱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人情债”,而很多孩子们也更加重视压岁钱,而忽略了其中所代表的意义。
市民压岁钱变“压力钱”
近日,记者采访20位市民发现,在压岁钱的金额上,七成市民认为给每个孩子200-500元的压岁钱比较合适,认为应该少于200元的市民不足两成。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近些年来,压岁钱这一原本含有暖暖亲情的传统习俗,变得更像“人情债”,甚至成了一种负担。因为压岁钱的价码不断升高,有的出手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许多家长认为压岁钱已成为过年时的一项重要支出。
“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压岁钱只有几元钱,现在给孩子一两百元都觉得拿不出手,这个春节,我仅压岁钱就发了将近三千元。”今年30岁的刘先生感慨道。
刘先生在一家私企上班,每个月的薪水大约在1800元左右,他有三个哥哥,三家共有5个孩子,今年春节,他为每个孩子包了300元的红包,几乎花光了他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还是少包了,我哥包的红包每个都是500元的。”说到红包,刘先生忍不住抱怨道:“实话说吧,现在压岁钱的红包还真不好包,包多了会造成负担,包少了又拿不出手,左右为难啊。”刘先生说,压岁钱逐年上涨对于很多年轻家长来说,真是“不能承受之重”。
孩子 炫富摆阔胡乱花
对于孩子们来说,手中越来越多的压岁钱也开始产生一些负效应。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对于压岁钱怎么花的问题,接受采访的大部分初中以上的学生们表示:“我的压岁钱我作主,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其中,只有不足三成的受访学生表示会理性消费。
春节过后,孩子们乱花压岁钱的现象多了起来。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一些孩子花起来大手大脚,无所顾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孩子打算将这笔钱花在上网玩游戏、同学聚会、购买高档服装以及电子产品上。令家长担忧的是,孩子们之间还开始炫富,相互攀比摆阔。
记者的一位朋友在聚会时,讲述了他的孩子和同学用压岁钱炫富的事情。他的孩子洋洋今年12岁,今年收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洋洋和同学的往来明显多了起来,每天晚上,他都要检查洋洋的压岁钱,看看少了多少,生怕孩子胡花乱花。前几天,他发现洋洋的压岁钱竟在一天内少了300多元,在他的再三追问下,洋洋终于道出了钱的去向。原来,当天中午,他请几个同学到肯德基搓了一顿,一顿饭就花去了300多元,席间,同学们还相互交流今年得到的压岁钱的数量。饭后,为了显示自己“富有”,几人又到商场购物、打电玩、看电影、上网,其他几位同学也分别花了100元到500元不等。
家长 培养孩子理财观
压岁钱上涨让许多孩子有了“一夜暴富”的体验,让孩子们觉得钱来得很容易,所以不去想该如何正确支配和使用。不少孩子还会因这部分钱归谁保管的问题与家长发生争执,让家长觉得压岁钱变成了“爱心隐患”。家长们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小辈的爱和希望。并对孩子自由支配的压岁钱做到必要的监管,看看孩子花钱是不是有计划。要把握时机,教育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