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新春走基层】正月访农家感受丰收喜悦
2012-02-03 09:37:4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宝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3日讯 正月里的乡村,处处鞭炮轰鸣,家家喜庆祥和。人们庆祝刚刚过去的好年景,憧憬新一年会更好。近日,本报摄影记者深入村屯,走进农家院,分享村民们由衷的喜悦,记录他们不辞辛苦的忙碌,感受新农村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相机快门的一声声脆响中,我们用镜头定格了这样一个个精彩动人的瞬间:《农机合作社的“一号文件”》记录了一家农机合作社忙碌的正月,反映了当前农村经合组织迅猛的发展势头,正在推动我省农业现代化快速前行;《菜农温室里过大年》,通过拍摄哈尔滨市郊一家菜农新年的生产生活,告诉人们正是他们这样默默付出的辛劳,才有了收获的甘甜;《乡亲争当“文艺人”》,生动展现了粮食喜获大丰收后,新一代农民可喜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文化追求;而在《果农新年有“三盼”》、《种粮大户的龙年心愿》中,记者与水果之乡东宁的一位果农和全省产粮大县肇东市种粮大户的贴心交流,了解到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以及心中所思所盼……我们记录,我们感动。冬日的龙江大地,残雪还未消融,但那无边的春色似乎就在眼前。

  (丰收喜悦篇)

  乡亲争当文艺人

  时间:正月初九

  地点:牡丹江市阳明区铁岭镇青梅村

  丰年庆有余。村民邹玉成的家中,曲悠扬、舞翩跹,炕上炕下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图)。这是村里文艺协会的会员正在排练元宵节的演出曲目。排练开始前,邹玉成特意放了一挂长鞭(图),预祝协会新的一年更加红火。

  青梅村的农民文艺协会共有46人,人人都有一手绝活。今年63岁的老邹,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作为协会的一员骨干,他家里又很宽敞,于是每次排练搞活动的地点都安排在他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俱乐部。邹玉成说,以前一到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就整天打麻将玩扑克赌钱,自从有了这个文艺协会,大家有了更健康的休闲方式,平日聚在一起切磋唱功,演奏乐器,跳跳舞、扭扭秧歌,既陶冶心情,又锻炼了身体。逢节假日,或村里镇里有个什么大事小情的,协会都要组织一场精彩的演出,影响力日益扩大。现在,不光老年人,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有些会员已经开始收徒弟了。

  种粮大户的龙年心愿

  时间:正月初十

  地点:肇东市姜家镇双安村

  走进种粮大户李连刚的家,230平方米砖瓦平房,西边是一个经销农药化肥的“庄稼医院” ,东边是居住房。偌大的院子里堆放着春耕用的化肥,一台新买的轿车停在院子当中非常显眼,旁边还有一台小型货车。李连刚正在为村民讲解如何辨别化肥真伪(图)。

  今年36岁的李连刚,去年承包了100亩地,种的玉米喜获丰收,纯收入8万多元,全家上下其乐融融(图)。李连刚两口子还领记者去看了他即将竣工的新居。这是一栋商住一体的2层小楼,面积340平方米,紧邻301国道,今年7月份种完庄稼地就能入住了(图)。

  “现在国家政策好,庄稼人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说起龙年心愿,李连刚说,一方面希望农资价格保持平稳;另一方面,去年村里有农户遭受了风灾,损失不小,他家玉米也发生大量倒伏现象,因此希望能通过农业保险给农民一个保障。

  果农新年有“三盼”

  时间:正月初九

  地点:东宁县东宁镇万鹿沟村

  早上8点,记者和县果树蔬菜管理总站果树股的许传勇一起去果农王贵林家走访。王贵林正和女儿在临时库房里忙着给客户挑选南果梨(图)。年前,他家刚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两层存储窖,能储存15万公斤过冬水果。等王贵林把十几箱水果包装好了之后,邀上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

  在山路上,我们边走边聊。王贵林去年的3000多株果树收获了7万多公斤水果,纯收入9万多元,秋天还储存了1万多公斤水果,在节前就卖了9000公斤,销售额有2万多元。

  不过,喜中也有忧。王贵林说,果农一直是在靠天吃饭,这一带水资源匮乏,遇到旱情,水果长的小而减产,如果能打几眼机井就好了,有了充足的水源,水果产量就能翻一番;其次是果子收获期比较集中,交通和运力不足成为问题;第三,果农现在对果园的土质方面还不太了解,希望有关部门每年也能给果园的土质进行测土配方,指出缺哪些养分,心里就更有数了。

  山上的果园,地面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密匝匝的果林正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透出生机(图)……

  菜农温室里过大年

  时间:正月初八

  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星村特色蔬菜种植基地

  走进村民姜克成家的育苗温室内看到,姜克成与几个儿子都在忙碌着,他们在细心检查新培育的苗床(图)。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都是在这个苗床温室里度过的,没办法,时间紧呐,下月中旬12栋蔬菜大棚就开始栽种苗,一共要栽20万株苗,我们从去年12月中旬就抓紧育苗,时间还不一定够呢!”育苗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好温度,白天要保持在28℃左右,晚上要在17℃。为此,他们父子夜里轮番烧煤,保持恒温和适当的湿度,防止发生催早病,避免烂根。“这一年下来,收入个20万不成问题,累点苦点也值!”姜克成憨厚地笑道。

  一盘苗弄好了,爷几个就到外面抽烟歇一会儿(图)。

  去年,哈尔滨市南岗区投资2.06亿元建设了红星、兴隆、红旗中沃3个占地面积5000亩的集中连片棚室蔬菜生产基地,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年产新鲜、无公害蔬菜达2万余吨,占省城特菜市场份额的70%以上。

  农机合作社的

  “一号文件”

  时间:正月初九

  地点:桦南县

  当多数村民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中时,孙斌就已经带着几个技术人员来到了他们的农机合作社,一方面检查农机“健康”状况(图),翻阅分析过去一年中社员使用农机的意见表,查找问题以便整改;另一方面,大伙还在一起商量今年准备要上的几个项目(图)。

  天气很冷,但他们热情很高,向记者介绍起合作社的情况来滔滔不绝。孙斌说,这是他们合作社新年的“一号文件”,怠慢不得。

  桦南益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56人,大型拖拉机15台套,大豆联合收割机4台,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4台及各种配套农机具32台套。2011年合作社完成机械作业面积5.2万余亩,作业范围覆盖了明义乡的永昌、三合、团结、立新、清查等5个村。

  今年,合作社打算再发展一个水田农机合作社和小型无人机航化合作社,这样就能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作业,辐射周边更大的区域,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