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2月6日讯 午夜时分,一个人在灯下把玩骷髅头会是什么感觉?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恐怖,可大庆市就有这么一位怪人,他以此为乐,视骷髅头为宝,每次看骷髅头时都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充满无限敬意。
怪人名叫孙德军,是大庆市供销联社党委书记。
大家可别小看了他手中的这件“宝贝”,被他视为珍宝的骷髅头可大有来头。这个人头骨距今5330年,是大庆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人头骨。
春节后,孙德军做出惊人决定,要把宝贝捐出去。
一锹挖出人头骨
记者见到孙德军时,他正在小心翼翼地查看着人头骨。孙德军说,这个人头骨,他收藏了10年,如今要捐献,有点舍不得,他想再仔细看看。
肇源县义顺乡小拉哈屯附近有一个古遗址保护区,在保护区外,村民种地时常能捡到一些小物件,像陶罐、石器等。
2002年,孙德军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肇源县,于是他带着几个朋友到古遗址参观,也算是与工作了15年的肇源县告别。
“不久前,我种地时,一铁锹挖出个人脑袋,村里人怕不吉利,我又埋回了原处。”村民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孙德军的注意,在村民的指引下,他将人头骨挖了出来。
化石距今5330年
这个人头骨化石整体呈暗红色,石化感较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最主要的是,这个人头骨比较完整,下颌骨和牙齿都存较好。酷爱收藏的孙德军断定,这个人头骨化石不一般,肯定有着久远的历史。
这个人头骨重2.8公斤,口中保留着25颗牙齿,除上颌缺少5颗牙外,几乎是完整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人头骨,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请教了多位国内权威的考古专家。
专家的结论出奇地一致,死者是一名青壮年。人头骨石化比较严重,保存比较完整,是大庆市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的人头骨化石。
这个人头骨距今到底多少年?为了找到答案,收藏圈里的专家被孙德军请教了个遍。
当他找到大庆市博物馆馆长张凤礼时,张凤礼建议他到权威部门鉴定,拿一颗牙齿就能鉴定出人头骨的年代,如果想更精准,则需要利用一小块骨头。
2008年7月16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测试报告出来了:经加速器质谱AMS碳14测试确定,这个人头骨是碳14年代(BP)5330年。
可能延伸大庆历史
这个消息让大庆市收藏圈炸开了锅,藏友们都知道孙德军淘到了宝贝,大家争相观摩,但都被孙德军拒绝了。他将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了张凤礼,张凤礼显得比孙德军还要兴奋。
张凤礼说,肇源地区的人类历史代表着大庆市的历史。在大庆,肇源县境内古人类活动遗址最多。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肇源地区人类生存活动历史是6500年,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如果孙德军发现人头骨出土地点准确,将成为肇源地区古人类活动最有力的证据。
孙德军说,人头骨化石是在小拉哈遗址附近发现的,证明5000多年前大庆市就有了人类活动,很有可能会使大庆市的历史得到延伸。
拟复原先祖容貌
孙德军说,刚出土时,人头骨耳骨处的裂痕较小,后因空气干燥,导致裂缝增大。对头顶浅白色的伤痕,孙德军猜测,很可能是农户挖掘时,铁锹等利器与人头骨撞击导致的。
“老孙,祝贺你啊,啥时候让俺们也瞧一瞧,5000多年前先人长啥样?”好奇的藏友们不停催促,随着对人头骨观察的深入,孙德军越来越迫切地想知道,5330年前,在大庆市活动的先人们的相貌。
为了完成这一心愿,孙德军数次到北京、上海等地,与国内外的权威科研部门联系,试图对人头骨化石进行人像复原。但是,孙德军一直没有找到能够复原人像的科研机构。不过,考古专家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只要人头骨化石下颌骨完整,就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对人头骨化石进行人像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