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森工工作会议2月1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东北网记者 高长利 摄
东北网2月14日讯(张旭光 记者 高长利)记者从14日召开的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上获悉,黑龙江省森工林区2011年深入实施“四八四三”发展战略,着力保生态、抓发展、促转型、惠民生,呈现出增长加快、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产业总值389.7亿元,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生态建设为先 “两大工程”启动实施
2011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启动实施了天保二期工程、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转型规划,天保工程投资54.6亿元,完成了生态建设、森林培育、资源管理等任务。森工林区木材产量已由419万立方米调减到140万立方米。为加强生态建设,森工林区还整合撤并了99个林场(所),生态移民1.63万户、4.4万人。
据统计,森工系统全年完成人工更新造林30万亩,合格率达100%。营造经济林5469亩,完成森林抚育748万亩,义务植树674万株、绿化植树126万株,绿化率达到100%。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查办林政案件6196起。全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发展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特别贡献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9:40:21调整到39:38:23,非林产业比重上升到78.3%。
森工林区八大产业稳步发展。去年累计投入资金1985万元,建设苗木花卉基地1242亩、大树培育基地5880亩。完成木材生产140万立方米,销售收入实现22.56亿元。林产工业完成产值50.2亿元,木材加工自用率达90%,“三剩物”工业利用率达75%。种植养殖业完成产值73.6亿元,农业播种面积达到525万亩。森林食品业完成产值40.6亿元,黑木耳栽培达到16.3万袋,绥阳林业局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300元。北药业完成产值10.5亿元,人工药材种植面积19万亩。森林旅游业持续向好,亚布力、凤凰山等景区创新经营模式,累计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新建风力发电项目4个,装机容量20万千瓦。在大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森工林区工业园总数达19个,入驻企业812户,生成产业聚集区22个。其中投资1.6亿元建设的森工(阿城)木业园复合地板一期工程,已形成了年产52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