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记者走基层:东宁县古稀老人与他的村志情缘
2012-02-20 21:49: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訾立民 刘志刚 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太平川村志》的编纂人李自立老人。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2月20日讯 (訾立民 刘志刚 记者 孙晓锐) 黑龙江省东宁县大肚川镇太平川村,有位74岁的李自立老人。他历时24年,写成了18万余字,历史跨度达152年的《太平川村志》,这在东宁县来说还是第一次。

  走进李自立家,桌上一盏自制的台灯旁边,摆放着的一沓厚厚的手写稿,几本已经发黄字迹却十分工整的简报,书架上是一些历史材料的书籍,看得出老人对文字整理和历史的钟情。

  谈到为什么要写村志,李自立说,有了村志可以更好地传承历史,能让后人了解以前发生的事,也是对村里的子孙后代有了一个交待。

  1965年,李自立当上了村里的会计,直到1994年退休。在当会计的30年里,他直接参与了村里的几乎所有的大事小情,见证了太平川村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改革开放,从贫穷落后到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的全过程。有感于国家的日益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李自立心中便萌生了一个想法,撰写一部村志,将村里发生的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根据对自己50年代回忆整理,李自立从1988年开始了撰写村志的工作。最初就是简单的一天一记,一事一记,很简单的事,就写个标题。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六年后7万多字的村志初稿就这样“简单”的形成了。初稿完成后,为了使内容更加详尽,李自立又开始从有太平川村的时候开始写起。直到2012年2月,李自立老人终于把《太平川村志》完成。

  《太平川村志》一共有十七章,从1860淸代光绪初期太平川地区有人居住开始,一直写到2011年末止。内容包括太平川村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土地、战争、农业、人物以及大事记等等。前后共150多年的人和事,其跨度之大,事件之复杂,追忆之困难是可想而知的。20多年里,李自立老人行程数千里,走访了数百人,《太平川村志》的字字句句都凝结着老人的心血与汗水。

  村民们对李自立写成的《太平川村志》反响都很大,一些老人说:“真没想到,过去的事今天写成了书,忘了的事通过村志又想得明明白白。”年轻人说:“这本书就是一部村史,记录了太平川的昨天和今天。”

  几年前,老人由于得了白内障,撰写村志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太平川村的村支书吴德军,被李自立老人写村志的事情感动,在得知老人得了白内障后,积极帮助老人联系医院治疗。手术后老人的眼睛不用戴花镜都能很清楚的读书写字了。“这样我就能更好的把村志一年一年的继续写下去”李自立老人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关虹

【专题】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