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讯 郊区政府开发建设了赫哲族旅游区和赫哲族新村,为非遗保护创建了良好的载体。在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郊区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佳木斯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和赫哲新村,103户民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旅游区已初步投入运营,为改善赫哲族村民居住条件,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民俗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提供了良好平台。
加强培训引导,培养赫哲族民俗文化人才。该区为了让赫哲族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赫哲居民掌握赫哲族语言、歌舞和鱼皮技艺,郊区成立了敖其镇赫哲族伊玛堪和鱼皮技艺传习所,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赫哲族小学,并聘请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老人为村民授课,90%以上村民能说流利的赫哲语,在全省赫哲语比赛中获得集体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开发鱼皮、鱼骨手工艺品旅游产品制作,已有20名村民学会制作鱼皮画,每年人均增收1.7万元。同时,建成直径28米,占地700平方米,观众席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方便村民开展水上文化活动。积极组织赫哲居民学习赫哲民俗歌舞表演,充分展示赫哲风情,原创的赫哲歌曲“美丽的敖其湾”在省、市多次获奖。
开发特色饮食,培育赫哲族饮食文化人才。该区为打造独具特色的赫哲饮食文化,区委、区政府积极聘请赫哲族饮食传承人及市旅游学校餐饮系教授,向有创办赫哲鱼馆及家庭旅馆意愿的村民传授鱼片、刨花、鱼干、鱼条、鱼籽、烤鱼片等赫哲族全鱼宴烹饪技术,进一步培养出一批厨艺精湛的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记者到赫哲新村拍摄制作了专题片《赫哲鱼宴》,大力宣传赫哲饮食文化。目前,全区已在松花江边规划建设赫哲鱼馆一条街,有两家鱼馆已开张营业,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打造旅游精品,培植赫哲族历史文化人才。该区为有效抢救和保护赫哲族历史文化,打造民俗特色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完成了占地1260平方米的赫哲族文博馆,编制完成了《郊区赫哲族文博馆陈列文稿》,用历史文物和语言文字向群众展示赫哲族的历史沿革、生活习俗、精神信仰、文化艺术、民族精英等内容。同时,在全区文化系统内选拔3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文博馆解说员,从赫哲族发展史、文博馆门厅石雕、大厅石雕的创作理念,鱼皮画、鱼骨画、桦树皮画、木雕等传统手工艺,赫哲族传统渔业、狩猎工具、赫哲族伊玛堪、嫁令阔、鹿神舞说唱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确保为游客提供专业细致的讲解。去年以来,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成为全省100个最值得去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