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控烟”条例实施倒计时 酝酿实施细则破解执法难
2012-02-22 10:48: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瑞 张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2日讯 哈尔滨市制定的全国首部“控烟”条例将于5月31日开始实施。为了确保条例实施到位,今日,哈市在中央大街举行了《哈尔滨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百日倒计时活动启动会。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国内外控烟专家和法学专家以及天津、重庆、广州等7城市代表参加了启动会,从即日起哈市将开展为期100天的促《条例》落实系列活动。

  百日控烟系列活动启动

  倒计时活动现场,随着启动球的按下,《条例》正式进入实施的百日倒计时,哈市向全体市民发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室内全面无烟的倡议。

  据了解,《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是全国首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控烟法规。按照《条例》要求,哈市所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室内均为禁烟场所。

  同时,学前机构、中小学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室外场所;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均为禁烟场所。所有禁烟场所内均不允许设吸烟室和吸烟区。

  即日起,哈市启动对各类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进行控烟培训、对市民进行控烟宣传等系列活动,塑造哈尔滨“绿色无烟,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

  制定执法细则破解执法难

  目前《条例》已经出台,但针对市民提出的吸烟者不听劝阻,部分禁烟场合不禁烟等执法难的实际情况,哈市正在研究对策。还将出台具体执法的实施细则,制定贯彻落实方案。

  针对控烟执法难的问题,来自国家的控烟专家和哈尔滨市立法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透露了落实控烟执法的具体措施。

  多部门联合执法

  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执法监督局局长王忠民表示,立法之初哈市就明确了执法机制,因为防止二手烟草烟雾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来管理这些事情,也难以操作。为此,哈市确定了一个执法机制,就是由政府主导,卫生部门来具体负责,根据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地点,明确了不同的执法部门。具体的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放在哈市卫生局的执法机构。《条例》的实施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不是以罚吸烟者为主,主要是处罚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

  定期公布举报结果 全民执法

  针对如何举报监督问题,作为参与《条例》制定专家之一的原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表示,对场所的要求中明确了要有监督举报电话,举报受理部门要定期向老百姓公布处理情况,便于社会监督,体现全民执法。

  “那么多人吸烟,到底怎么执法?”杨功焕说,一个星期收到100多件甚至是几百件投诉,上千个电话说有吸烟的,怎么办?针对投诉比例大的地方,执法部门将集中进行现场执法,并公布处理结果。

  王忠民说,举报电话包括哈尔滨控烟办和负责各个场所的部门电话。比如说饭店,就留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举报电话。此外还有派出所的电话,一旦因禁烟引发纠纷,派出所将根据这个条例,根据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来处理。

  旅店餐饮业设执法缓冲期

  重点场所空气质量每周一报

  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很好禁止,但一些饭店和旅店则怎样规范?王忠民表示,考虑到现阶段实际情况,哈市没有对宾馆和饭店一刀切,而是设了一个过渡期,在《条例》施行后,旅馆、餐饮的室内场所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划定吸烟的楼层、包房,期满后全面禁止吸烟。具体期限和范围,由哈市政府确定。

  王忠民表示,对于控烟的落实,哈市设立了五种方式,即“3靠2阻1处罚”,即靠吸烟人自律;靠公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制止和劝阻;靠非吸烟人制止、劝阻;社会义务监督员和志愿者劝阻;最后才是处罚。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条例》执行后,哈市政府将定期监测控烟场所的空气质量,如PM2.5监测等,每周公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