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2月23日讯 桦川县以县城和重点乡镇为依托,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洁净秀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滨水城镇,打造佳市卫星城。
滨水城市建设工程是桦川县近年来确定的六项重点工程之一,在去年完成225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实现了县城亮化、绿化与硬化的同步建设的基础上,修筑白色路面4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03基3159盏,绿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今年,这个县首先从提升滨水城镇规划水平入手,严格依据城市规划总体修编,推进县城规模适度扩张,县内建成区面积将由7.21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同时抓好县城“三区”(即城南工业集中区、城中商贸行政区、城北休闲居住区)的控详规划、新城镇“百镇试点工程”小城镇功能区建设专项规划、星火乡“民俗旅游乡”民俗风情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打造县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镇和特色旅游乡,有序推进“以县城为核心,逐步延伸,带动全局”的县域空间发展布局。
同时,全面提升滨水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县城道路网络,形成主街区道路“六纵十七横”的基础框架,以路网为纲,扩张城市规模。扩大城镇绿地面积,以绿化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完成2000米沿江景观带建设。改造县城集中供热管网,供热面积增加到300万平方米,实现县城所有楼房集中供热。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确保三年内全部完成。规划建设两万吨净水厂第二水源工程,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步伐,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保证居民饮用优质安全水。在棚户区改造上,今年将改造78万平方米,新增楼房面积234万平方米,力争完成环路以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同时,加快建设城镇燃气管道输配工程,逐步淘汰罐装燃气。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保县城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全面提升滨水城镇管理能力,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优先管理”转变。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按照“大城管”体制的要求,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城市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协调。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体制,按照城市地理空间划分网格管理单元,实行网格单元人员负责制,在两年内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方式。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科技水平,按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要求,基本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城乡环境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卫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城镇面貌清新整洁,努力营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蓝天、碧水、静音”工程,两年内取缔所有城镇小锅炉房,全面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