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29日讯 去冬以来,林甸县始终没有有效降水,今春旱情十分严重。为切实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确保水田不改旱、保高产,旱田不弃种、保稳产,林甸县组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抢前抓早抗旱备春耕。水务、农业、农机等部门分别组建抗旱支农服务队,深入乡镇村屯,加强对抗旱设备和物资的检修和维护,同时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综合抗旱。
在水田抗旱方面,全县渴水水田区主要采取打补水井、新建临时提水泵站等措施,保证春灌用水。计划新打补水井58眼,可解决近5000亩水田的补水问题;架设临时泵站42座,可解决3000多亩水田补水问题。在旱田抗旱方面,采取利用现有水源井坐滤水种、建设玉米膜下滴灌工程以及利用地表水坐水种等举措,同时计划抢打140眼应急抗旱水源井,确保春种用水;发挥农业机械抗旱作用,突出做到“三早”。早整地,实行耙茬、镇压、起垄一次连续作业,保墒增墒,力争4月10日前全部完成适宜整地任务;早育苗,加快水稻扣棚进度,力争3月25日前完成水稻育秧扣棚,4月25日前完成水稻育秧播种;早播种,一旦温度和土壤条件适宜,扩大机播面积,抢播快种,缩短播期,力争5月7日前结束大田播种,5月25日前水稻插秧全部结束。
重点推广三项抗旱技术。一是节水灌溉技术。新增玉米膜下滴灌12万亩,推广水田旱整地、旱耙耢、旱作埂“三旱”节水技术,实行整地、泡田、插秧一茬水作业。二是保护地栽培技术。推广玉米大垄覆膜立体通透栽培技术,蓄水保墒,抢夺积温。三是施肥与化控技术。科学调整肥料品种,增加低浓度化肥、缓释肥、有机肥和液体肥施用面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以肥济水、以水调肥。推广应用生根粉、旱地龙和腐殖酸类等化学制剂,促进农作物早生快发,增强抗旱能力。
据悉,通过政府投入、银行贷款扶持、农民自筹等办法,全县计划投入抗旱资金3434.6万元,千方百计打赢抗春旱、保春种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