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再提升 幸福度86.2%
2012-03-09 11:12:51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11年度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民生总体评价积极,总体幸福感提升,展望未来信心较强。

  总体评价

  城乡居民对新战略实施评价高

 

  新战略实施两年,百姓均给予了较高评价。此次调查,评价“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推进力度的满意度为88.9%,其中,城镇居民满意度为91.0%,比农村居民高10.2个百分点;评价“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发展战略推进力度的满意度为87.4%,其中,城镇居民满意度为89.5%,比农村居民高10.6个百分点。

  总体幸福感有提升

  体面尊严幸福的生活,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2011年,我市努力延伸惠民行动覆盖面,八个方面40项惠民行动项目件件落实,民生改善成效明显,居民幸福感有所提升。城乡居民幸福度为86.2%,比上年调查结果高0.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幸福感超市民

  2011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粮食生产又获丰收和二、三产业发展壮大等因素影响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9.8%,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感受幸福生活明显,幸福度高达91.4%,比城镇居民高6.6个百分点。

  青壮年幸福感最强

  青壮年精力旺盛,为事业奔波动力足,他们感觉前景美好,幸福感优于其他年龄段,幸福度为86.6%,比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别高1.0和2.1个百分点。

  三项指标基本满意

  ——基本满意道路状况。近年来,我市路桥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居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镇居民满意度为65.6%,其中,表示满意的占25.5%,基本满意的占40.1%。

  ——基本满意社会保障。2011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84.5亿元,同比增长34.8%。养老金持续增加、低收入群体救助力度加大和就业人员的增多,明显改善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为63.6%,其中,农村居民满意度为70.2%,比城镇居民高8.2个百分点。

  ——基本满意家庭收入。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幅呈两位数增长,高于年初制定的目标,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快,城乡居民对家庭收入表示基本满意,满意度为62.9%。其中,农村居民满意度为83.1%,比城镇居民高25.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信心较强

  在四项民生工作目标实现的表态中,城镇居民乐观积极,信心较强。77.2%的居民对“十二五”末期我市四环内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占42.8%,较有信心的占34.4%;76.9%的居民对“十二五”末期我市重点建设百所公办幼儿园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占43.1%,较有信心的占33.8%;75.1%的居民对“十二五”末期我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占42.3%,较有信心的占32.8%;73.4%的居民对“十二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占42.2%,较有信心的占31.2%。

  政风建设

  政府八项工作得到市民好评

  2011年,我市多措并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扩大服务内容,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积极打造政府新形象。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表明:72.3%的市民肯定政府八项工作。其中,创新能力、行政管理和政策配套居政府八项工作评价之前,综合好评度为77.8%。


 

  七成多市民满意政府部门政风建设

  2011年,市民对我市开展的政风建设工作表示热切关注,并给予较高的评价。73.9%的市民满意我市政府部门政风建设,其中,表示满意的占30.8%,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3.1%。

  认为政府部门政风建设好于上年的占多数

  在“您认为2011年我市政府部门政风建设是否好于上年”的表态中,54.1%的市民持肯定态度,认为没有变化的占25.6%,认为不如上年的仅占4.8%,表示说不清的占15.5%。

  推诿扯皮居政风建设八大问题之首

  受怕担责任和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因素影响,个别部门、少数公务人员存在以“需要研究”、“我做不了决定”等借口搪塞办事群众的问题。50.2%的市民认为推诿扯皮问题比较严重,居政风建设八大问题之首。

  就业救助

  我市就业形势实现三年持续好转

  2011年,我市把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放在首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7万人。调查显示,就业形势严峻程度逐年下降,认为我市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占44.0%,分别低于前两年5.6和2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就业形势乐观程度逐年上升,认为我市目前就业形势正常和较好的占43.5%,分别高于前两年2.0和28.0个百分点。


 

  缺乏工作经验是影响求职最大问题

  在对10个影响求职就业主要问题的多项选择中,缺乏工作经验、录用有失公正和就业岗位少选择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47.0%、43.9%和36.1%。

  帮扶救助初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构建长效机制,以人为本帮扶救助弱势群体,效果初步显现,并被多数群众认可。57.6%的市民认为弱势群体帮扶效果明显,其中,认为明显的占25.5%,认为比较明显的占32.1%。离退失业人员在许多方面受到政府的有力帮扶救助,认为效果明显的比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孤老残幼最需救助

  在对哪个群体最需要社会救助的选择中,53.3%的市民认为孤老残幼最需要社会救助,比上年调查结果高6.8个百分点。23.1%的市民认为失业人员最需要社会救助,比上年调查结果低7.9个百分点;16.9%的群众认为特困户最需要社会救助,比上年调查结果低2.2个百分点。


 

  医疗优惠呼声最高

  在政府救助内容中,医疗优惠、低保待遇和热费减免市民关注程度高。52.3%的市民关注医疗优惠救助内容,18.9%的市民关注低保待遇救助内容,18.7%的市民关注热费减免。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三个环节隐患多

  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表明:食品安全三个环节隐患多,市民购买食品不放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亟待对症下猛药。

  针对哪些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最多的问题,在五个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市民直指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和餐饮消费三个环节,83.6%的市民认为生产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隐患,比上年调查结果高3.8个百分点。37.0%的市民认为种植养殖环节安全隐患多,比上年调查结果高5.0个百分点。有33.7%的市民认为餐饮消费环节存在隐患,比上年调查结果低2.3个百分点。


 

  六成居民购买食品不放心

  调查表明,多数城乡居民购买食品不放心,不放心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重达60.1%,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不放心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重达66.0%,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6.3个百分点,比农村居民高30.0个百分点。

  最不放心集贸早夜市场食品

  从四个场所购买食品情况看,除超市及大型商场外,其他三个场所不放心的比例均超过半数,64.6%的市民认为集贸早夜市场食品让人不放心,比上年高9.4个百分点;53.1%的市民认为批发市场出售的食品让人不放心,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0.0个百分点;50.7%的市民认为仓买及食杂店出售的食品让人不放心,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0.9个百分点。


 

  食品安全最关注保质期

  从购买食品主要注意哪些方面看,在可供选择的五个项目中,城乡居民最关注保质期,选择率为72.4%,其中,城镇居民占74.7%,农村居民占63.1%。其次是价格和品牌,城乡居民选择率分别为49.2%和38.3%。

  规范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首选

  调查中,54.4%和37.6%的市民认为规范生产和诚信经营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50.7%和10.6%的市民认为严格执法和曝光案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47.1%的市民认为加强监管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38.4%的市民认为完善法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


 

  物价消费

  价格偏高影响居民消费信心

  2011年,我市城市和农村居民因价格上涨,消费性支出同比增幅分别缩水6.2和6.3个百分点。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表明:城乡居民普遍认为价格偏高影响消费信心,期盼平抑价格减轻生活负担。

  在六方面价格评价中,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价格高,居民反响大。城乡居民认为住房价格高的占82.2%,比上年调查结果高2.9个百分点;认为食品价格高的占81.4%,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1个百分点;认为医疗保健价格高的占75.9%,比上年调查结果高3.5个百分点。

  六成居民消费信心受价格偏高影响

  针对居民消费信心受物价上涨影响程度问题,66.5%的城镇居民认为消费信心受物价上涨影响很大,高于上年调查结果4.3个百分点。其中:青壮年群体受住房和在外饮食消费价格偏高等因素影响,消费信心影响程度加重明显,认为影响程度很大的占67.2%,高于上年调查结果4.7个百分点。


 

  房价上涨得到有效遏制

  在对我市房价过快上涨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的表态中,50.1%的城镇居民认为哈尔滨市房价过快上涨得到遏制,比上年调查结果高10.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供养子女消费压力大

  针对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的问题,《民生民意评价调查》问卷中列示了八个可供多选的项目,城乡居民选择率较高的有住房消费、供养子女、医疗保障、生活必需和人情往来。调查表明,城乡居民供养子女消费压力最大,占65.6%,其中,城镇居民占66.0%,比农村居民高1.8个百分点。


 

  环境交通

  七成市民对环境给予好评

  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显示,73.5%的市民对我市城市环境给予好评。在四项城市环境评价中,人文环境好评度最高。

  在生态环境评价中,饮水质量好评度为77.8%;城市绿化好评度为76.0%;河道治理好评度为69.4%;空气质量好评度为66.4%。

  在服务评价中,电力通讯好评度为80.8%;购物餐饮好评度为77.8%;教育医疗好评度为65.2%;物业管理好评度为56.3%。

  在交通环境评价中,公交网络和道路质量好评度相对较高,公交网络好评度为71.5%;道路质量好评度为69.4%;出行状况好评度为65.6%;交通治理好评度为65.3%。


 

  公交优先效果凸显

  在对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效果评价中,市民好评度达到76.3%,比上年调查结果高4.9个百分点。针对在公交便捷的前提下是否打算购买自驾车的问题,46.8%的无自驾车市民表示不打算购买自驾车,计划购买自驾车的占25.5%,视当时情况再定的占27.7%。

  公交服务总体满意度为68.9%

  在问卷中,列示了七个可供市民评价的公交服务内容,评价结果显示,七项内容总体满意度为68.9%。其中:七成以上市民满意车内卫生,六成以上市民满意服务态度,近六成市民对候车时间表示满意。

  拥挤、不准时问题突出

  针对目前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问卷结果表明,选择拥挤和不准时的比例居六个问题第一和第二位,选择拥挤的占70.8%,选择不准时的占63.3%。

 


 

  乱贴乱画、乱停车辆问题最为严重

  乱贴乱画、乱停车辆、乱扔垃圾、占道经营、小区噪声和高空抛物六大扰民问题的存在,与哈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表明,认为六大问题严重的选择率高达55.9%。

  小区治安好评度73.0%

  去年,我市继续加快推进“3531”工程,全市新安装单元电子防盗门11626樘,维修7284樘,安装平安灯13万余盏,维修4.6万余盏,小区、村增设电子监控6245个,封闭小区、庭院543个,居住小区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小区治安状况市民好评度为73.0%,其中,认为好的占23.9%,较好的占49.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