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公益性活动场所建设亟待加强
2012-03-09 14:20:07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许巍 刘丽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 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是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冬季老年人活动情况,日前,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就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适合冬季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并不多,满足不了老年人渴望加强身心健康的需要。

  在对齐齐哈尔市部分老年合唱团、老年文艺表演队、健身馆、老龄委、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我市老年人的主要活动有体育锻炼、读书看报、网络娱乐等。目前,齐齐哈尔市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场地设施不断扩大,公益健身器材合理摆放。早晚健身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在市图书馆,看报纸的老年人比例占到七成多。在各图书馆、超市的图书区、社区图书室,看报读书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老年人也像年轻人一样玩起了电脑,上网浏览,发微博,玩游戏,视频聊天。

  虽然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但进入冬季,城市里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并不多。因为北方天气寒冷等原因,那些平日里经常活动的老年人不得不呆在家里看电视消磨时光,或偶尔出去散散步,有的老年人干脆整天打麻将,这样长期活动量不够,增加了老年人患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机率。

  调查显示,冬季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生活基础设施不足。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为老年人服务方面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投入资金也逐年增加,但是比起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还是相对不足。比如,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9所星光老年之家中,资金来源于街道和财政的只有3个。75个社区老年活动室总建筑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老年活动室仅为126平方米。许多老年活动室建立后,日常消耗水电、取暖和桌椅等设施的维护费用,大多需要街道自筹。一些活动室主要靠多种经营来维持运转,谈不上配备或更新一些大型活动需要的设备。一些老社区自身的办公环境捉襟见肘,公益性的活动室名存实亡。

  公益性老年活动场所功能缺失。中心城区除了少部分成规模的封闭小区有条件好的活动室外,多数小区的活动室因面积较小、条件有限,仅开设书报阅览、下棋打牌等活动项目,而一些唱歌、跳舞等对场地面积要求大的活动无法开展。加上接待服务量十分有限,满足不了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活动需求。一些商业化运作的健身馆中,老年人活动的也并不多。一方面由于这些场所多是年轻人来休闲锻炼,有些运动方式不适合老年人;另一方面是费用较高,不适宜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每到冬季,龙沙公园和各类广场里的老年活动团体,不得不开始了打游击的生活。由于转入室内租金较贵,一些小团体不得不暂时停止活动。还有一些合唱团由于声音大、扰民,容易跟附近居民产生矛盾,也不得不经常变换活动地点。

  每到冬季,在各大超市的休息区,老年人聚堆现象普遍。调查中发现,在新玛特购物广场休息区,20多位老人闲聊。他们中很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由于冬天寒冷,室外活动不方便,附近也没有老年活动室,他们只好相约来这里,既可以避寒,也可以一起聊天消磨时间。对此,这些商场企划部人员均表示,只要商场空间允许,不介意老人们来此“猫冬”,但商场只是提供休息的座位,并没设有老年人的专业活动器材,老人们来商场只能聊天,得不到任何锻炼。况且商场内顾客流动量大,空气相对污浊,老人们经常在这种环境里不利健康。

  有社会学者指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要多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加强公益性设施投入。要善于利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时机,把社区公益活动面积列到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来。同时,还要加强全社会共同参与意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要来关心和参与老龄事业,夯实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