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果菜检测室将进农贸市场 让冰城市民吃得放心
2012-03-14 08:27:35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 张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4日讯 早夜市上销售的果菜是否有人监管,外埠供应哈市的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达标……这些都是哈市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保证市民吃上放心的农产品,今年哈市政府做出部署,“根治”不合格农产品。13日,哈市农委农监处处长刘国洲向记者透露,哈市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已经出台,早夜市、农药检测品种等方面的监管空白将被填补。

  填补空白建10个县级检测机构

  目前,哈市区、县(市)级农产品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均不完善,多数区县没有设立监管科室,造成区、县田间地头出产的蔬菜、自家养鱼池产出的鱼等没经过检测就直接流入市场。对此,刘国洲表示,哈市今年将填补区县监管空白,重点推进区、县(市)级监管、执法体系和区级检测机构建设。哈市10个县(市)级检测机构建设已经启动,预计年内即可投用。届时,执法大队将担负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职能,确保农产品源头的监管。

  走进市场检测室专查农药残留

  13日,记者走访斜角街早市、安静街早市、工厂街夜市等农贸市场发现,这些农贸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均没有检测证明。因为价格便宜,很多市民喜欢去农贸市场买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对于目前农贸市场存在的蔬菜、水果等没有检测证明的情况,刘国洲表示,为了提高哈市农产品的质量,扭转“农残超标仍很严重”的局面,哈市今年将启动建设农贸市场检测室。目前,哈市只有哈达和在建的润恒两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30个大型超市可以检测,而市区周边的50多个生产基地和市区内的20家主要农贸市场尚未建立检测室,今年哈市将有重点地推进主要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的检测室建设,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创造条件,从而减少“农残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检测室建设将采取企业建站、政府扶持、部门监督的办法,今年重点推进1/3的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检测室建设任务,到2015年年底以前全部建设完毕。

  严把源头解决“无证上市”问题

  因为季节原因,哈市部分农产品(如:蔬菜)冬季的供给几乎都要依靠外埠,如何保证这些蔬菜的质量安全?刘国洲表示,哈市今年将加大执法力度,扭转有证、无证一个样,带不带证照样卖的局面,解决“无证上市”的问题。“目前,哈市已有21种蔬菜、3种水产品和种芽菜的生产技术规范颁布实施,我们将按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没有合格证的禁止入市。此外,哈市将依据种芽菜的生产技术规范,严格规范芽菜生产行为,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生产者、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完善监管扩建哈市检测中心

  记者从哈市农委了解到,从2011年国家、省和市本级的检测结果看,出现不合格的农产品主要是叶类蔬菜和水产品,占不合格率的95%以上,因此,今年哈市把整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叶类蔬菜、芽菜和水产品上。刘国洲说,哈市今年将完善哈市检测中心扩项,实验室扩建,配备水产品速测仪,提高检测能力,扩大监管、检测、执法覆盖面。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