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策
搜 索
中俄联合跨界监测界江水质 黑龙江水质趋于好转
2012-03-16 06:44: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鸣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6日讯 近年来,黑龙江水质情况一直是中俄两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生命线问题”。根据《2012年中俄共同进行黑龙江水质监测纲要》,中俄双方联合对黑龙江流域的“第二个5年监测周期”于2月21日一28日开始。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显示:黑龙江水质趋于好转。

  记者从省环保厅、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2007年,中俄双方签署协议,决定每5年为一个监测期,从2007年6月开始进行正式实质性的联合监测。今年是“第二个五年周期”的肇始年。据介绍,联合监测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监测司总指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具体实施。由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由两个省(自治区)共同来付诸实施。

  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仪器分析室主任贾立明介绍,在监测中,中俄双方约定时间,在边防部从协调下,在预定地点进行联合采样。采到的样品一分为二,中俄双方各自带回本国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按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分析数据的交换。界江监测指标是中俄双方共同确认的,共40项,涵盖了水质常规指标和部分重金属及有机项目指标。

  记者从黑河市环保局了解到,2月28日的中俄联合跨界监测地点选择在黑龙江干流黑河卡伦山段,由黑河市环保局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自然资源部进行联合采样。而后,5月16日、6月21日、8月23日还将进行3次联合采样,水质化验方法延续往年惯例。

  黑龙江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个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黑龙江总体水质趋于好转,黑龙江和松花江的珍贵鱼类增加。

  而水质好转原因,省环保厅厅长李平在全省环境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分析,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规划增补的环保项目全面开工,整体水质得到持续改善。同时,全省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治污资金提高,水科技的支撑能力也大大提升。俄方也对此高度评价。从俄罗斯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上看,俄方著文表示:从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在俄罗斯境内部分的名称)有机项目检测2006年与2009年对比分析来看,黑龙江水质污染程度明显降低。

  据介绍,中俄联合跨界监测还开创了国际环保合作的一种新路径。据贾立明主任介绍,我国目前正在将中俄联合监测的经验,应用到中越等界河的监测和边境河流监测中。

  今年,我省已向国家申请在松花江建立水生生物监测试点站,以全面监测和分析松花江水质对中俄界江黑龙江及其中下游影响,这一举措将推动全流域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我国以往大多通过检测物理、化学指标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方式比较单一。”李平厅长曾公开表示, “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十分丰富,且具有预警、累积和指示作用,水生生物监测有利于更好地评价江河水质。”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