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9日讯 “我是来报到的,今天有时间,书记给我安排点活呗!”“这周照顾家庭病床的对象是谁,要不我先去看看”……早上8时刚过,哈尔滨市平房区龙翔社区武艳华书记的办公室里就聚集了好几位来社区“找活儿”的居民。
“邻近小区的楼道里多出了一些小广告,可以去清理一下;其他人可以在小区巡逻,遇到问题随时解决”,为了不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武艳华马上布置起工作来。
武艳华说,自从平房区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号召党员下基层服务以来,这种场面经常会遇到,现在,仅在龙翔社区报到的党员就有100多名,许多普通居民也主动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
70岁的董雅琴是龙翔社区的一名退休党员,三年来,她和队友们一直坚持照顾社区内需要医疗帮助的居民。见到董雅琴时,她正在社区的“爱心银行”存储爱心豆。“昨天我和几个邻居在小区里巡逻了,今天把‘爱心’存上,你看我的爱心存折已经存了好几篇了。”老人在展示爱心存折时脸上一直绽放着微笑。
近年来,平房区在基层党建的载体、体制和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通过深入开展“区厂联动、和谐共建”活动,让所有党员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定位于基层一线,摸索出立体化基层党建模式,还原了“血肉相融”的党群关系。开通“党员服务热线”。目前,全区25个社区11个村,全部开通了党员热线,有事拨打热线已成为全区居民的共识;设立“爱心储蓄银行”,已有近6000名党员志愿者领取了爱心银行储蓄卡,他们捐钱、捐物、存储劳动。此外,平房区还通过建立党员义工服务队、党群温馨小组和创办农民办事大集、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开展党建活动。如今“有事找党员”是平房区群众中最流行的一句话。
滨江社区的宋亚江,因为身体残疾且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十分拮据。在社区的帮忙扶持下,宋亚江学会了按摩,生活越来越好。因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宋亚江也开始回报社会。他经常为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免费按摩。有一年雨季,宋亚江家的房子漏雨,社区、党员服务队和邻居都来帮忙,房子修好了,宋亚江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平房区像这样互帮互助的事例有很多。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平房区的党建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与创新活力。党建工作不仅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作用,还扩大到了征地拆迁、创业就业中。随着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征地拆迁农户陆续涌入新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切实帮助城乡群众实现创业就业,平房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想方设法为城乡群众创业就业谋出路。为更好地掌握城乡临迁群众的基本情况,平房区要求临迁群众迁出地、迁入地党组织,通过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慰问等形式,全面了解征拆农户和失业居民生活情况、就业需求、培训意愿,有的放矢地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