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陈妈妈领着孩子去上网 宽松环境下养成孩子乐观自信性格
2012-03-20 10:29:31 来源:生活报  作者:宫玉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母子合影。

  生活报3月20日讯 3月3日9时,在哈市道外区红平社区的会议室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陈文强正在给小学生王可欣补课。2011年高考结束后陈文强就开始给小区的孩子义务补课,半年的时间里,十多个孩子因此受益。

  2011年,家住哈市的陈文强以603分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陈文强从没补过课,妈妈郭凤云说,不补课一是因为家里穷,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因为孩子的预习做得好,有不太明白的老师一讲就懂了。除了这一点,郭凤云对陈文强的教育还有许多特别之处,比如,家长禁止孩子去网吧,可初二时郭凤云却陪他去网吧。高三,所有的同学都废寝忘食地迎接高考,陈文强却每天看两个小时的动画片。上了大学,郭凤云用义务补课回报社会。

  陪着孩子去网吧

  8岁的时候爸爸去世,陈文强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常说:“家里就咱们两个人,有话你一定要跟我说。”这句话,陈文强一直记得。小时候他跟妈妈说想看书,可家里没有书,妈妈就带他去书店,一小天看一本。

  初二的时候,陈文强对妈妈说:“同学们都在玩一种电脑游戏,他们说的我一点都听不懂。”因为家里没有电脑,郭凤云说:“我领你去网吧。”他玩,妈妈坐在旁边等。两次以后,妈妈让他自己去,他说:“我不敢。”妈妈说:“没事,你去吧。”之后的一年多里,每个周末,他都要去网吧玩一个小时,直到后来没了兴趣。

  在郭凤云看来,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家长的满足就是营养,如果没给够,孩子会营养不良,给多了又消化不了,“陈文强小的时候,渴望看书,可那时家里没有书,当时营养没供上,现在都后悔。后来,让孩子去网吧,也是因为他有这个需求,同学们的谈话他参与不进去,他缺这一课,当时我跟他约定,不能跟同学一起去,要保证成绩不下降,每次只玩一个小时,这些他都遵守了。”

  对于如何发现孩子的需求,郭凤云说,这就要靠和孩子的交流,“这么多年,我和孩子就像朋友,他小时候我们往往能为一个问题讨论两个小时,我充分说我的,他也充分说他的,所以他怎么想的我都知道。所以,孩子出现问题,责任都在家长,是家长忽视了他的成长。

  尊重孩子兴趣

  陈文强喜欢动画片和漫画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小的时候他在书店里拿着漫画书爱不释手,妈妈狠心挤出26元生活费给他买了两本。回到家里,拿着这两本漫画书,陈文强一边看一边笑,足足笑了三天。陈文强对妈妈说:“好多道理我都是从漫画书里学到的。”听孩子这么说,郭凤云再没干预过他的爱好,包括高三备考的紧张时期,都允许他每天看两个小时的动画片。其实,那些动漫为什么吸引儿子她一点都不懂,但她知道,儿子喜欢自然有他喜欢的道理,先站在儿子的立场看问题,找出儿子这么做的合理性,然后再和他沟通。

  高考报志愿,依着郭凤云的意思是想让他去哈理工学“电”,因为学费便宜,而陈文强的个人意志则是去哈工程学新媒体,也就是“动漫”,考虑再三,她决定支持孩子,毕竟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一种幸福。

  性格阳光乐观

  陈文强上高中时穿着初中时的旧棉袄。他对妈妈说:“再给我买一件新的吧,我在前面走,同学们都在后面笑。”妈妈听了说:“他们笑的不是你,是妈妈,因为妈妈没有钱给你买好看的衣服。你没什么不好,你就是你,你成绩优秀,帮别人讲题,你还很乐观,这就是好样的,就是你的面子,很多人都佩服你呢。”从那以后,陈文强再不计较服装了。

  陈文强身高超过1.9米,体重100公斤,郭凤云最担心的就是他会不会因为自己“体积”大而有些“自卑”。2012年元旦,学校开联欢会,在搞笑演出中,他反串白雪公主。在红色话剧里扮演汉奸,由两个女生押解着登台,他的亮相引爆全场,他的阳光也给全系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着儿子绘声绘色地对她描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郭凤云放心了,儿子虽然穷,虽然又高又壮,但阳光且乐观。这正是她所期望的。

  对于陈文强的将来,郭凤云没有太多的要求,她说,孩子最重要的是有个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乐观的心态,在你困难接受救济时才不自卑,在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时才不自傲。就像他现在做的给小区的孩子补课,一直以来,街道办、社区、亲戚朋友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他给需要的孩子补补课也是应该的,绝对不能收钱。“受人滴水之恩,就算做不到以涌泉相报,我们也会尽自己的所能回报。”郭凤云诚恳地说。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