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日前,哈尔滨市春季行道树补植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今年计划补植行道树4500多株,成为历年补植量最大的一年。其中,六成以上的补植树种为杨树、柳树、榆树、糖槭乡土树种。同时,今年城市绿化中将多栽树、少种草,绿化乔木也将以柳树、榆树、杨树、糖槭为主。
树木的生态效益是草坪的30倍
从事10多年城市绿化工作的王清春告诉记者,我市的草坪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处于冬眠状态,大多数草坪变成了裸土,起不到绿化作用。种草不如种树。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刘晓东告诉记者,成年树木在一定面积内形成规模后,可以调节气候,调节湿度,树木的树冠能吸收太阳辐射和热蒸腾,从而降低地面温度,为百姓提供纳凉空间。但从调节气候来说,草坪远不及树木。在相同绿化面积下,树木的生态效益是草坪的30倍,但投资成本却是草坪的十分之一。
“杨柳榆榶”最适合冰城气候
哈尔滨
市的气温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0℃以下,这是考验树木耐活能力的一道“硬杠”。近几年,市城绿办对全市树木普查后得出结论,杨、柳、榆、榶是我市绿化乔木中的骨干树种,并将在今后的城市绿化乔木中优先栽植。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分类学家聂绍荃向记者介绍说,杨、柳、榆、榶在高寒地带生长,成活率高,注定了这些树木是我市绿化的主力军。它们对我市气候、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树种。广种“杨柳榆榶”的另一原因,是这些树木都属地产,是我市的乡土树种。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冯美瑞说,我市的绝大部分古树名木都是杨、柳、榆、榶,有的榆树树龄都超过了哈市建埠的时间。1990年,全市对名木古树普查后发现,全市名木古树共142株,树种基本集中在杨、柳、榆、榶。据史料记载,我市园林绿化始于1899年,据考证,当时种植的树种基本为杨、柳、榆、榶和胡桃楸、黄菠萝。
近年栽种“雄性杨柳”不飞絮
每年5、6月份,杨柳的飞絮都对人、车和环境卫生造成不良影响。今年广种的杨柳树会不会飞絮?
哈尔滨市城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柳树作为我市地生树种,抗性较强,对干旱和寒冷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也因存在飞絮等问题,一度被我市绿化“冷落”。为减少杨柳飞絮,从2000年起,我市开始改栽植雄性杨柳树。目前,市区内现存的大约10万株树龄较长的雌性杨柳树是满城飘絮的“罪魁祸首”,但短时间内消除杨柳飘絮困难很大。对此,市区园林部门每到飘絮的季节都会对部分杨柳树喷水,减少飞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