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讯 16日,记者在佳木斯市农委获悉,面对今年春耕生产的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抗春旱、保春种、夺全苗”的春耕生产总体思路。目前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水稻育苗热潮,确保了春耕生产高位运行。
动手早。为夯实春耕生产基础,3月18日,全市所有农机具已全部检修完毕,并将春整地作业任务细化分解到了机车、地块,一旦温度与土壤墒情适宜可立即开展整地、播种作业。为夺取春耕生产主动权,2月初,全市清雪扣棚工作就已陆续展开,启动时间较常年提前了近一个月时间。4月初,水稻育秧播种和泡田整地工作也相继展开,比去年提早了近十天。
环境好。为解决育秧小区和智能化催芽基地建设资金难、用地难等问题,市农委总结推广了“场县共建、企业领建、项目捆绑、合作领办、农户联建”五种建设模式,自筹资金1.4亿元,新建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31处,总量达到47处,批浸种量7190吨,可为400多万亩水田提供优质芽种。新建标准化水稻集中育秧小区245处,且三分之一的小区单栋大棚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并配备了自动卷帘器、自动喷灌等先进设备,为插秧苗齐苗壮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高。今春,市农委把提高育秧标准作为全面提升秧苗素质、稳步提高单产的关键性举措。在播种方式上,机械播种全面取代了人工撒播的传统播种模式,收到了播量固定统一、种子分布均匀的理想效果。4月4日前播种的491万平方米秧田全部采用了熏烟或三膜覆盖等不同的增温方式,水稻育秧标准显著提高,为培育壮秧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度快。3月23日全市做床、备土及智能化催芽基地设备检修、人员培训等工作已全部结束。4月初,水稻播种全面铺开,各项备春耕生产进度明显快于常年,农民们牢牢把握住了春耕生产主动权。目前,我市全面掀起育苗高潮,截至4月15日,全市共育苗2998万平方米,占应育苗面积的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