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讯 自2010年以来,哈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和万人发案率始终最低。记者从哈市警方获悉,这得益于哈市公安机关变革公安工作理念,打防并举,重在防控,采取大巡控、大联防等一系列新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启动。
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哈市社会治安有着特殊性。哈尔滨属于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数量也较多的特大城市。现有常住人口将近1064万,实有人口已经超过1200万,地广人多,成分复杂,治安呈现多变性、复杂性,激情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比较明显。
根据社会治安的这种特殊性,最近两年来,哈市警方调整工作理念和思维定势,把源头上防控违法犯罪作为公安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主动盘查、主动收缴、主动联勤等“四个主动打击”,治安状况明显转好。
今年3月12日,交警、巡警联勤,500台新型警务巡逻车上路。一个月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450件,收缴大量管制刀具和违禁物品,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下降了近50%。4月16日,100台警务摩托车按照“责任田”网格化上路巡逻执勤,形成处警快、查办快的工作态势。
去年10月起集中收缴非法私藏、非法贩卖、携带各种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截至今年4月,破获涉枪、涉爆、涉管制刀具案件287起,刑事拘留151人、行政拘留229人,涉刀报警下降了64.62%,涉枪报警下降了46.37%。
去年年初以来,警方对繁华地段和背街背巷,变以往单纯的巡逻守护为主动盘查各类可疑人员,抓获正在准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各类嫌疑人408人和网逃疑犯131人。
哈尔滨命案发案数量的降幅最大,2003年以前每年都是700起以上,2010年下降到234起,2011年下降到213起,成为哈尔滨近20年来的最低点。通过从源头上控制违法犯罪,近年哈市始终保持了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发案最低的纪录,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表明,2010年至今,哈尔滨的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都高出了全国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