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5日讯 夏天快到了,有一种放在冰箱里能冻成冰棒的果味饮料深受小孩子的喜爱,这种果味饮料塑料包装,5角钱一支。可是当你知道这些包装色彩斑斓,喝起来甜滋滋的果味饮料是在气味刺鼻、污水横流的肮脏生产环境中,用香精、色素随意勾兑而成,你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喝吗?今天,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巡查执法支队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取缔了一个位于道外区小北屯的黑饮料加工点,现场发现的180箱饮料和生产设备已被全部异地封存。
近日,哈市质监局食品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在道外区团结镇小北屯前进胡同有一家长期遮挡着门窗的民房,里面似乎在违规加工饮料类制品。
据执法人员介绍,执法人员的车刚刚停在该民房外,就看到两个工人正在从民房内向外搬运已装箱的饮料。一看到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下车,两人撂下箱子撒腿就向屯子深处跑去。看到执法人员,屋内五个正在忙着灌装、打包的工人也起身夺门而逃。
记者看到,这是一栋二层小楼,窗户都被纸壳箱封住,昏暗的屋内散发着腥臭的气味。
一楼一个屋子的地上堆着成堆的果味饮料,分为葡萄、甜橙、冰碧等五种口味。记者拿起来一看,塑料饮料包装袋上写着“旺月”牌。
再往里面的屋子走,两个饮料灌装机各据一侧,机器上和地上都摆满了该果味饮料的塑料包装袋,其中一台灌装机上还放着一双肮脏的旅游鞋。
在另一侧,配料间里的锅炉正在烧热水。这个不足五平方米的配料间地上满是污水,桌子上堆满了水蜜桃、葡萄、甜橙、柠檬等口味的添加剂,以及日落黄等色素、甜蜜素,搅拌料的塑料盆上附着厚厚的白色添加剂。
据哈市质监局食品支队副支队长刘继强介绍,经核查该加工点没有任何证照,属于冒充他人品牌、厂名、厂址生产的黑加工点。
刘继强副支队长介绍,该黑加工点的制作工序是,用锅炉将自来水烧开,然后引入厂房内的配料罐,每个配料罐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香精和色素,再分别引入灌装机进行灌装封口。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卫生消毒措施。
刘继强表示,在这种卫生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饮料菌落总数难以达到标准。“这些果味饮料都添加了10几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都是国家要求限量使用的,但现场没有任何计量设备,工人在使用添加剂时完全按照经验和感觉。这种袋装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儿童,这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 ’经过现场清点核查,执法人员发现,该黑加工点有180箱成品果味饮料,每箱60支,共计上万支。执法人员已将该黑加工点取缔,把该处所有的成品、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全部拉走,进行异地封存。下一步,执法人员将约谈该黑加工点的相关负责人,调查其成品的流向,并且对其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