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医大二院焦军东院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贵兴为基地揭牌。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东北网5月7日讯(李华虹 徐丽娟 记者王蕊 吴萌)记者今日从5日在哈医大二院召开的黑龙江省第十届骨质疏松高峰论坛获悉,全国五十个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在哈医大二院挂牌成立。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力学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致残等严重后果,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近88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占总人口的6.16%,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7%,这一数据呈现出每年增高的趋势。
“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是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部署,是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疾病负担,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水平而做的重要举措。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的成立将重点关注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的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注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加强对骨质疏松骨折高危人群的监测管理,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促进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全国范围内共创建50个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
基地委员会会定期举行学术会议,探讨和制定符合当地临床现状的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策略和措施,建立有效的骨质疏松骨折预防临床路径,指导骨科医师的临床实践。通过开展系统性的、针对骨科医师的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的继续教育,促进医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加强各基地医院对骨质疏松骨折高危人群的关注和防治意识,并注重临床实践,提高骨质疏松骨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开展关于骨质疏松骨折疾病管理与二级预防的学术课题,提高基地医生的科研能力,并通过学术成果指导临床实践。此外,地方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基地医院为单位,组织基地项目人员,积极开展骨质疏松骨折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知识教育工作。
目前,黑龙江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在骨质疏松的防治领域中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队伍,骨质疏松防治研究已成为黑龙江省稳定的研究方向,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在从事这方面研究,承担了多次国家级与省级科研课题,防治研究总体上居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