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4日讯
一枚春蚕,吐尽青丝,终有破茧之时的华彩蝶变;
一座城市,十年磨剑,追求“文明”的脚步仍在向前。
当时光的大潮把哈尔滨推送至2012年的春天,站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起点上,蓦然回首,人们突然发现,历经十余年胼手胝足的戮力深耕,这座素以粗犷见称的北方城市,周身内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今非昔比的“文明气质”。
全国文明城市,最高荣誉的“城市擂争”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是反映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据了解,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实行届期制,依据“每年测评、三年总评”的原则进行实地明察暗访。
全国文明城市之所以被誉为城市竞争的“全能金牌”,在于其测评指标的广泛性和测评体系的科学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涵盖广泛,包括政务、法治、市场、人文、文化、生活、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有8大环境、两大活动测评项目,126项测评内容,347项测评标准。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始于1995年在全国开展的学习张家港市创建文明城市经验的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把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为“三大创建活动”,并写进会议决议。1999年以来,中央文明委先后多次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命名表彰。
目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已有10个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新一轮的“创城”形势将更加紧张激烈。
“创城”,提供城市发展原动力
事实上,哈尔滨发力“创城”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2005年、2008年和2011年,哈尔滨市曾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荣誉称号,冰城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也在“创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
今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局起步之年,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哈市提出了“大干苦干三年,力争在2014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工作目标。
何以要下如此决心、尽如此气力?一言以蔽之:作为欠发达城市的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原动力,带来的将是城市展新姿、发展添机遇、经济增活力、企业赢商机、百姓得实惠。
举全市之力“创城”,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和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也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冲刺“全能金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创城”的结果固然重要,而“创城”过程更为重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比实力、比功底,也是比精神、比状态,更是比干部作风、比执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哈尔滨的“创城”工作进入到加速推进阶段,同时也为“创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战略实施以来,首当其冲的是城市的“硬件”在“创城”冲刺中焕然一新。
——新建改建道路667条,桥涵121座,松浦大桥、阳明滩大桥、松花江大桥西桥等跨江桥梁建成通车,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新建群力、信义、平房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城市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水平大幅提高;
——主城区居民实现全部饮用磨盘山水,103万户居民用上清洁安全天然气,集中供热普及率由61%提高到7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4%提高到75%;
——累计造林2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5%;
城市的整体提升不仅体现在“硬件”的升级上,与此同步,哈尔滨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和市民行为也呈现出深层次改变。
——公共服务不断发展,到2014年,四环内1134万平方米棚户区的改造将基本完成;
——环境秩序不断改观,“三沟一河”的治理再现自然生态之城的美景;
——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哈夏会”、湿地旅游、“冰雪节”等品牌活动享誉世界,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志愿服务不断深化,“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夕阳红老年志愿者服务队”、“雷锋车队”等一批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冰城一道道靓丽风景。
——道德楷模不断涌现。爱岗敬业典范战胜军、诚实守信典范钟满军、见义勇为典范谢尚威、助人为乐典范洪润浩等等,为城市精神家园増添了一笔笔道德财富。
提升之力带来变化之美,“创城”中的哈尔滨正变得更美丽、更宜居、更充满活力。
2011年,按照中央和省文明办要求,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我市组织开展了自查自测工作,结果显示:在126大项测评基本指标中,有80项处在A档水平,占63.4%;31项处在B档水平,占24.6%;15项处在C档以下水平,占12%。这组数据显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
现实源于历史而又续写历史,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尔滨人民正以愚公移山之志、精卫填海之功,在化蛹为蝶的期盼中,付出艰苦卓绝的破茧努力。
今天,哈尔滨的蓄势“蝶变”,正在新生活的憧憬中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