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12日讯 11日,《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条例(草案)》规定,违法加工使用“地沟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小作坊”需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食品摊贩不得用油印纸张包装直接入口食品;校外托餐机构实行分餐制,食品留样48小时以上。
“地沟油”:
违法加工使用
或追刑责
为防止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条例(草案)》规定,餐厨废弃物的产生单位不得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许可或者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者个人处理。禁止利用餐厨废弃物提炼加工食用油脂;禁止使用利用餐厨废弃物提炼加工的食用油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禁止用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的油脂或者废弃食用油脂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用油脂以及以此类食用油脂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草案)》规定,违法加工“地沟油”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提炼加工的食用油脂和用于违法提炼加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提炼加工的食用油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有许可证的,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使用“地沟油”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依法吊销许可证,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作坊”:
建食品出厂检验制度
《条例(草案)》规定,小作坊生产加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属于生产许可管理范畴的,应当使用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及其原辅材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其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中防止生、熟食品及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使用的食品添加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专柜存放、专簿登记、专人添加;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器具和生产用管道,在使用前、加工后,应当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消毒,防止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等。
小作坊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小作坊负责人应当对食品质量安全负责,承诺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不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具备检验能力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并如实做好原始检验记录,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食品摊贩:
不得用报纸等包装直接入口食品
食品摊贩在食品生产经营中,应遵守下列规定:在当地政府指定的室外公共场所和时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设备或者设施;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从业人员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从事食品制售活动的,还应佩戴清洁的手套;直接接触食品的器具、工作台面和货架应当清洁、卫生;使用无毒、无害、清洁的包装材料,不得使用报纸、书刊、油印纸张或者非食品专用塑料等不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直接入口食品;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取拿食品;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将散装食品的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一次性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等。
“小饭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查发证
校外托餐机构应依法取得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校外托餐机构服务许可证。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校外托餐机构餐饮服务场所进行现场核查。
校外托餐机构餐饮服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保持餐饮服务场所环境整洁、卫生;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生产过程中防止生、熟食品及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实行分餐制;实行食品留样制度,每份样品不少于100克,并保存48小时以上。
餐具消毒单位:
使用合格洗涤剂和包装材料
申请餐饮具集中消毒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生产场所应当距离露天垃圾场、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有害场所污染源30米以上,且不得建于居民楼内,总面积不得小于200平方米;具备满足消毒和灭菌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环境清洁;生产布局合理,按工艺流程分为回收粗洗间、清洗消毒间、包装间、成品间、包装材料间,消毒工艺流程不得有逆向或交叉;具有与生产相适应的防尘、防鼠、防虫、防潮等设施。违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使用获得食品相关产品许可证的洗涤剂、消毒剂及包装材料;已消毒的餐饮具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当分开存放;生产的餐饮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生产的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