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咖啡。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野生菌汤如肉美味。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潮州手打牛肉丸。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 岳云雪) 黑龙江的深山菌菇汤、冰城牧业的溜达鸡、新疆和田的大枣、潮州的手打牛丸、澳门的香脆烤乳猪、俄罗斯的香甜黑面包......刚刚走进哈洽会展馆内,便搅动无数“吃货”的心。透过记者相机的镜头,引爆人们对美食的热情,这份热情也将带动国内外知名食品业向绿色安全的食品产业不断发展。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有机、绿色、无公害等概念的融入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哈洽会的召开,让参会者可找到自己心仪的各色美食。
本届哈洽会共有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8713名客商参会参展,国内有港澳台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参展,国外有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参展,这些参展商在参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特色的安全食品。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哈洽会了,每年来到食品区都不舍得离开,这里的展出的食品都很好吃,而且让我很放心。”哈尔滨市民王玉峰边品尝展品边说。
闻闻好香的鸡汤。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吃在哈洽会。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新疆大枣。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哈洽会期间,黑龙江省工商局强化了对食品生产经营参展企业的监管,严把准入关。同时,专门增加食品质量检测人员,负责哈洽会期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确保展销食品安全。
七台河市高级中学学生李强高兴地说:“刚刚结束高考,妈妈带我来到哈洽会,没想到不出国门就能吃到、买到国外的美食,真是一次不错的旅行。”
从2001年开始,哈洽会设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展区,今年与其相邻的是西藏展区、港澳台展区、韩国展区等,这些参展商也将当地最有特色的、最绿色的食品带到了哈洽会上。
潮州市庄园春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的手捶牛肉丸,选用新鲜的牛肉,天天手打,劲道好吃。”说话间,他在现场煮起来供参观者品尝。
“我们澳门的特色食品烤乳猪刚刚上架就受到哈尔滨市民的追捧,我们也将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艺做出最安全、最美味的食品。”澳门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这些外省的参展的面前,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哈洽会展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张靓丽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大荒的优质粮油、大兴安岭的野生菌类、五常的大米、桦南的笨猪肉、冰城牧业的溜达鸡......都在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北大荒的绿色食品展区。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澳门烤猪肉。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俄罗斯黑面包。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黑龙江的绿色食品开始成为国民消费的热点,全省现已拥有4个绿色食品驰名商标,22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10个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参加哈洽会等各类展销活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大,现已销售到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区,并远销欧、美、日、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哈洽会的食品展区让我看到了哈洽会蕴藏的巨大市场商机,我们将澳洲优质的咖啡带到哈尔滨,希望在这届哈洽会上寻找到中国的合作伙伴,将澳洲咖啡的设计加工和营销体系带入中国。”Darren热情地向往来的参会者推介产自澳洲的咖啡豆。
据了解,黑龙江今后将加大绿色食品的种植和销售网络的建设,规划到2013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7200万亩,实物总量3400万吨,实现总产值1610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8%、23.6%和114.7%。通过哈洽会平台,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正在得到了广大中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认知认同和认可。
黑龙江野生菌类是妈妈们的最爱。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桦南的笨猪头很受欢迎。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台湾食品展区人头攒动。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西藏的青稞酒。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