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的和加了添加剂的食品对比。

哈市质监局副局长滕幼平(右一)向市民代表讲解
生活报6月18日讯 你知道一瓶矿泉水的全部检验指标有多少个吗?你知道染了色的冷面、木耳等如何区分吗?今天,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20名市民代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包括双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哈市质监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处置指挥中心和哈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验室,接受了各种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并了解了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
特震惊:旧皮鞋还能给麻辣烫增鲜?
17日9时,20名市民代表走进哈市质监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处置指挥中心,据了解,该指挥中心平时主要承担全市食品的安全监测,此次是首次对市民开放。市民代表刚一走进指挥中心,就队门口一侧墙壁上的十几张背景板产生了兴趣,这些背景板上布满了哈市所有食品企业的分布图、红黑榜、主要责任人、检测检验情况等。
参观过程中,哈市质监局副局长滕幼平向市民介绍了牛奶、酱油、醋、葡萄酒等多种百姓日常生活必备食品主要风险源,如牛奶中的抗生素,可诱发人的肾毒性疾病;如酱油中添加的毛发水解液,是将人的毛发、鸡鸭的毛甚至旧皮鞋、皮带等经盐酸水解后制成的特殊鲜味剂,这种鲜味剂甚至比纯大豆水解产生的鲜味剂味道还要“鲜美”,在场的市民代表听完都震惊不已。
市民代表杨女士问道:“我儿子特别爱吃街边的麻辣烫,我怕不干净就在家给他做,可是怎么做都做不出来外面的那种香味,他们是不是也使用了这种添加剂?”滕幼平副局长告诉她:“街边个别香得‘异常’的麻辣烫、麻辣面等大多是使用了这种毛发水解液制成的特殊鲜味剂,所以你在家给孩子做麻辣烫,是做不出街边的那种味儿的,而孩子的味蕾已经被这种添加剂‘侵害’,所以吃家常菜时他会觉得不好吃。”
滕幼平副局长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你当天晚上吃完街边的麻辣烫,虽然刷了牙并睡了一宿觉,但第二天早上你起床后吐的一口痰,都是昨晚麻辣烫的那个香味!”杨女士听完立刻表示,得马上制止孩子吃街边的麻辣烫了。
学窍门:大米搓着发黏是加了石蜡
在指挥中心里,滕幼平副局长还向市民代表介绍了如何分辨添加了添加剂的大米——抓一小把大米放在手心中使劲揉搓,直到搓到手心发烫,这时如果发现手心发黏,则是陈米加了石蜡;然后再分别闻一闻手心和米的味道,如果此时只有手心香,而米却没有米香,那么这种米则是加了香精;如果闻手上有一股哈喇味,那么这种米便是陈米。
在指挥中心里的一侧墙壁上还展示了天然的和放了添加剂的冷面、粉丝、木耳等食物的对比,以提高市民的鉴别能力。同时包括吊白块等在内的47种非食用物,以及22种易被滥用的添加剂的瓶装展示品也被一一展出,据哈市质监局副局长滕幼平介绍,吊白块等非食用物质多用在腐竹、粉丝里,用来增加这些食物的色泽,但是这些物质对肝脏的损伤特别大,市民应该在选购食品时特别注意。
开眼界:红肠是这样做出来的啊
17日上午,名20市民代表来到了位于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观摩了生猪加工成红肠的全过程。
市民代表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玻璃窗,观摩了生猪从屠宰、燎毛到原料检验、腌制、滚揉再到灌制、烤熏蒸等步骤,看到了生猪变成红肠的全过程,市民代表纷纷表示:“看着红场制作的整个步骤,感到又有趣又放心。”
哈市质监局副局长滕幼平介绍,他曾在早市上见过有卖7、8元甚至6元一斤的红肠,“这些摊贩看到我们来检查就跑,可想而知这些红肠的质量!”滕幼平副局长建议,市民在选购红肠时不能一味图便宜,要到具有生产许可和营业执照的正规厂家选购红肠。
长知识:一瓶矿泉水要50多项检验
17日下午,20名市民代表来到了哈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走进了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观了检测食物蛋白、脂肪、淀粉等指标含量的食品理化检验室;及检测食物中的色素、重金属含量、三聚氰胺等物质的仪器分析室,这里价值数百万元的检验仪器令市民代表好奇不已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该中心主任张丽萍的讲解。
市民代表在张丽萍主任的讲解下,了解到了每一项食物的检验都有其特定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步骤。“比如要检测一瓶矿泉水的全部指标,一共有50多项,包括微生物指标及致病菌指标等等。”听完张丽萍主任的介绍,市民代表纷纷表示惊讶。“我以为矿泉水只要检测一下微量元素含量和水质就可以了呢,原来这么复杂啊。”市民代表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