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爱大美在龙江
2012-06-21 10:30: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爱大美在龙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宇。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一、美丽与果敢的巾帼脊梁——龙江女性的爱与美

  5月8日晚,29岁的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毅然把两个学生推开,自己却被车轮碾压,双腿高位截肢,近日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80后女教师的敬佩,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密山市15岁中学生郭肖歧与好友并肩走在马路上,突然,一辆面包车快速驶来,郭肖歧奋力推开同伴,自己却被撞飞,郭肖岐的壮举感动了无数龙江人。

  不到半年的时间,龙江大地暖流涌动、大爱叠加。短时间内涌现多个救人英雄,绝不是偶然的。而在众多英雄中,龙江女性英雄又给了我们更多的惊艳。

  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年轻人都把自己的英雄情怀寄托给了历史,或在网络中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做着英雄梦、过着英雄瘾。这个时代真的没有英雄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身边相继出现了张丽莉等那么多平民英雄,给龙江大地上汇聚了一幅璀璨的群星图。这不能不说是龙江基因在闪烁光辉,是黑土豪情在英雄儿女身上代代相承。

  张丽莉等人英雄壮举,展现了龙江优秀地域文化精神,凸显了龙江女性宝贵的地域文化性格。龙江女性之所以在世界诸多地方卓尔不群、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生活在龙江是尽两千万女性身上,表现出了这寒地黑土的独特风格。龙江女性待人豁达包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有一种“火热”的感情;粗犷豪放,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智慧大度,珍惜群体的力量和群体的团结,对他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些文化性格特征已积沉为龙江女性的意识底层,成为一种群体思维与行为惯性。为公、利他,成为这些精神的内在特质,体现了大爱和崇高的品格。

  有人说,张丽莉等可能是瞬间的勇敢;有人说也许是下意识的动作;也有人说可能是女性本能使然;更有极个别会人猜测,她可能是出于什么目的,想图点什么。这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积累的必然结果。正如许多英雄所说的,已成为一种“本能”。

  张丽莉、郭肖歧是一时冲动吗?答案是否定的!张丽莉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她还会这样做。那么,她这样的举动到底是为什么?平凡之中见伟大,我们从张丽莉老师平时工作、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完全得到这个英雄壮举的圆满答案。

  美丽的80后女教师

  几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在冰雪路面上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她每月工资并不高,但长期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真的已经成了她的一种本能。

  张丽莉老师以她一以贯之的博爱,温暖着周围的世界。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更是一个好老师。学生闫泽坤说,每次放学和张老师一起出校门,她都会拉着同学们说:“来,孩子们,我们一起过马路,看着点儿车……”同学们举了不少例子,都说“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张丽莉教师从教经历并不长,她为了带好自己的班级一直敬业奉献,无论是先不要孩子,全身心投入教学的选择,还是把自己的早饭让给学生吃的细节,都说明这是一个对学生充满了责任感和爱心的老师,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平素职业精神和大爱情怀的集中体现。

  假如不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张丽莉老师可能和千千万万个站在三尺讲台前的教师一样,做着看似平凡、琐碎、不为人所知的教学工作。我们知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事业。但事实上,许多时候教师工作并不被人理解,甚至有人还千方百计的夸大教师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当今的教师形象在社会上并不光鲜。诚然,教师队伍也和其他职业群体一样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能遮蔽总体教师队伍的光辉,张丽莉老师就是千百万教师的杰出代表。

  我们观察张丽莉老师这一事件,并不能仅仅看到她舍己救人的一瞬间,更应看到她平时点点滴滴的言行,这些言行看似平凡,但所体现的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崇高的职业精神,丝毫也不亚于救人之壮举。大家在赞誉她在救人一瞬间展现的无私无畏之美的同时,更应看到这位80后女教师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平凡之美,这种美超出了一般女孩所表现出来的娇美、柔美,是一种苍生大爱之完美、一种舍生取义之壮美、一种外表美与内心的美结合的高尚之美,这种美构建了中国女教师的大美气概。张丽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最美女教师”是当之无愧的。


  果敢的80后女教师

  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女性归结为弱势群体,认为她们体能差,适合在家务劳动。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女性没有经济地位,更没有政治地位,被称为“第二性”。即使在当今,人们形容女性特征时,最容易想到的还是:胆小、怯诺、柔弱、寡断、琐碎……,这些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制约着女性的发展,规范和固化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的思维和行为。

  社会性别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崭新视角。社会性别在承认两性的、自然的、生理的差异的基础上,更强调两性社会建构的、后天塑造的心理、角色、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性别差异是社会文化的力量与生物学的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女性由于其固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直觉能力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观察力;具有较好的语言天赋,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能更加自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忍耐力、抗御灾害、抵抗疾病能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这些都为女性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内在条件。

  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党和政府将男女平等列入基本国策,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积极投身社会生活,涌现出一大批像张莉丽老师这样美丽与果敢兼备的、具有“双性特质”的优秀女性,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懦弱胆小、优柔寡断等女性特质已经成为过去,当代女性也和男性一样果敢坚强、勇担重任,是我们社会的“脊梁”。

  应当承认,“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陈腐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建构的社会“宏观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父权制”的影响在逐步缩小,当代女性正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日益显示出女性特有的光辉。

  让我们少一点抱怨、焦虑、冷漠,多一份像张丽莉老师一样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把女性特有的细腻之爱、真诚之爱奉献于社会,彰显出女性特有的魅力,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使我们这个社会将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二、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传播——引入新的视角

  近年来,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道德修养已纳入了健康的范畴。HWO新的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层面,也涉及人的精神层面,即: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孔子说“仁者寿”、“德润身”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具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心,凡事替他人着想,这样便无烦无忧,使心理保持平衡。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完善,可以将机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肌体的抗病力,促进人的健康长寿。简单的说,道德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又会进一步促进机体健康。而从病因学角度看,伦理冲突可以导致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导致生理改变,生理改变又进一步引起病理变化,这是许多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所有我们说,只有道德健康,人们才能自觉的对自身在新时代的社会角色做出准确的定位,才能对变化的生活做出积极的反应。如今,在知识、信息、人才激烈竞争的舞台上,人们要想争得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根本改革,就必须从理念上、道德上,自觉抵制、清除传统观念的沉渣和污浊,内外兼修,实现心灵美与形象美的和谐统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最低层次是生存,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在进行大爱大美龙江宣传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切合实际的传播科学的思想。若将健康视角引入,使人从更深层次了解道德与健康的关系,使更多的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自觉的按照道德广泛去行动。我们在开展“大爱大美龙江”精神的传播过程中,也可以从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去探讨,让人们懂得这种大爱大美,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自己健康生活、愉快工作的基础,这样的教育,更易于普及,也更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