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7日讯 昨天,全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片区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哈市召开。据悉,哈市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以来,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避免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流失。市委常委、副市长曲磊出席会议。
据介绍,2010年,哈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对享受社会救助家庭的公益性岗位收入、协管员岗位收入、失业金、养老保险金、房产信息、个人公积金缴纳信息、个体工商户信息、车辆购置信息、户籍变更信息、出租车营运人员信息、公交车营运人员信息、个人所得税缴纳信息、死亡人员信息13项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进行核对,并实现了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
自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以来,申请社会救助的居民使用隐瞒收入、瞒报收入、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逐年减少。2011年,哈市对1.4万个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对,有578个家庭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占总申请人数的4.1%。2012年1到6月,哈市对2984个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对,有75个家庭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占总申请人数的2.5%,较2011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据了解,通过社会救助管理系统,哈市对审批的各类救助对象做到了实时监控,根据信息分类核对办法,定期对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防止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流失。2011年,核对社会救助对象11万人,检出已不符合社会救助待遇人员5627人,占总核对人数的5.1%; 2012年1到6月,核对社会救助对象9.6万人,检出已不符合社会救助待遇人员1615人,占总核对人数的1.7%,较2011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可节约财政资金2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