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毕业季:拍一部“微电影”道别 临走前哭着唱起校歌
2012-07-01 11:02:23 来源:生活报  作者:巴枫 王伟琳 李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群拍摄特色毕业照片的毕业生

  微电影《再见,你的大学》海报

  哈工程大学“学习先锋寝室”合影

  生活报7月1日讯 为青春留影像,共赴前程和理想,泪别同学和师长,爱情也成为一场过往。

  【纪念季】

  用影像定格青春

  “毕业答辩、散伙宴席、挥手道别、各奔东西……”回想起那一年,我们共同经历的毕业季,答辩、散伙饭、集体照总是孜孜不倦地高唱着毕业主旋律,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用自己独特的形式来纪念大学时代。

  谢师恩——

  为喜爱的老师颁奖

  毕业季,不忘谢师恩。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2012届毕业生晚会上,学生们为老师设立了颁奖环节。获奖老师均是专业课教授,由该学院的7个班的毕业生投票选出。

  “董国君,您是我们最爱的老师”,这是2012届毕业生写给董国君老师奖状上的话语。董老师郑重地接过奖状后说,这个奖励是学生给的,与获得的其他奖励相比,这个奖分量最重,他会一直珍藏。

  黄晓梅老师除了讲授专业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也非常关心,学生有心事也愿意向她倾诉。颁奖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此次,该学院共票选出7名老师,选出的既有三十出头的年轻教师,也有已退休的老教授。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褒奖,老师们认为,这份奖励是学生毕业前送来的最好的礼物。


 

  忆往昔——

  拍一部“微电影”道别

  “这是咱们一起看过的电影票,一人一半做个纪念吧!”影片里,一名即将毕业的男生拉着行李箱、背着书包在校园里慢慢地踱步,教室、图书馆、操场,长约12分钟的影片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大学时代的故事。微电影的主角是两个男生,讲述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小雷对去年送别自己的学长的回忆,表达了小雷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惜。

  这个毕业季,微电影成为毕业生纪念大学生活的又一新方式。6月8日,黑龙江工程学院首部微电影《再见,你的大学》在学校首映。这部电影的导演、该校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遇道欣说,这是送给大四师兄师姐的毕业礼物,因此名为“再见,你的大学”。在学校首映时,这部电影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前去观看,“他们觉得很温馨,现场落泪的人也很多。”

  几天前,在哈理工大学的足球场上,由学校啦啦队制作的毕业生微电影《Four degrees·Four years》全校首映,在映着路灯的球场上,同学们围坐在大屏幕前共同回忆大学生活的温情场面,短片记录了四年里队员们成长的点滴和执著地付出,片尾还专门录制了每位队员临别前的肺腑感言。

  姐妹情——

  拍毕业“闺蜜照”留念

  有人在总结不同年代的毕业季的特色时说:“60后”做饭聚餐,“70后”夜半歌唱,“80后”留影纪念。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四名“80后”的女硕士选择了常规的留影纪念,但形式上却别出心裁。

  她们在网上看到有女生们拍了闺蜜婚纱照,顿时灵感闪现,决定拍一套类似的闺蜜毕业照,定格大学中的青春模样。她们在中央大街找了一家影楼,花1600元订了这套写真照。在摄影棚里,她们一会儿穿上集体网购的T恤、摆出夸张搞怪的造型,一会儿又换上优雅的晚礼服,努力摆出淑女的姿态,同学多年的情谊挥洒在镜头前。尽管,大学生活散场,但青春却未落幕。


 

  七月,离别的夏日,阳光透过指缝洒落一地的回忆,摸着口袋里临行的车票,心里的慌张总不想让别人读懂,学生们毕业前总会忍不住再多看几眼校园,想要带走这些年所有美好的记忆。

  还记得第一天入学时在体育场排队交学费时的拥挤不堪吗?

  还记得第一次和室友们踏上哈尔滨的百年老街,人手一根马迭尔冰棍的兴奋吗?

  还记得期末考试的前一晚,走廊里连夜背书的身影吗?

  还记得在昏黄的路灯下,他轻吻了你的额头……

  往事一幕幕闪过,串连成一场即将谢幕的电影,我们缓缓地鞠上一躬,告别这终将逝去的大学时代。

  【收获季】

  寝室五姐妹齐保研

  大学时代,“熄灯卧谈”似乎是一门“必修课”,聊到深夜甚至天亮都不足为奇。在哈工程大学信通学院有这样一个寝室,全寝五个女孩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是忠实的“卧谈一族”,不同的是,她们谈的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隔壁班的男班长,而是在谈学习,并且这一谈就是四年,一千多个夜晚。寝室长李雅楠说,入学的第一天,五个姐妹就都在寝室说出了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并约定互相监督,一起实现心中的梦想。

  四年时间弹指一挥,“卧谈会”只是她们践行诺言的一个缩影,五个女孩大学期间坚持暑假只回家一个星期,寒假过完年也尽早赶回学校。每到期末考试前,她们总是被大家抢着“预约”,奔走在同学之间进行课业辅导。

  在不久前学校举办的优秀毕业生颁奖典礼上,这五个女孩携手走上领奖台,共同领取了“学习先锋寝室”的荣誉,这也是颁奖仪式上唯一一个优秀寝室奖项,主持人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全寝大学期间平均成绩88.8分、英语四级平均分524分,英语六级平均分488分,大学四年共获得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1次校奖学金,以及科技创新奖等80余项奖励,全寝五人一名保送西北工业大学、两名保送东北大学、两名哈工程大学研究生……


  【离别季】

  临走前,哭着唱起校歌

  每年的毕业季,总有一个关键词无法回避——眼泪,它总是洒落在毕业聚餐中,在临别的站台上,在毕业典礼上唱起校歌时。

  哈师大数学系毕业的小郑至今对同学送别的那一幕记忆犹新,当时十几名关系要好的同学全部买了站台票,大家争抢着帮忙拎行李,反而是小郑自己两手空空。临发车的前五分钟,小郑仍不肯上车,和兄弟们一一拥抱道别,一遍遍重复着对彼此的祝福。人群中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群大男生跟着哭成了一片。后来,同学告诉小郑,旁边一位年轻的列车员见此情景都掉下了眼泪。小郑说:“火车开动后,四年一直睡在我对床的哥们跟着火车跑了很长一段路,这一幕我终身难忘”。

  在哈工程大学信通学院的毕业晚会上,全院的毕业生几次落泪,先是由老师转达的几封来自学生家长的来信,就让不少同学伤感落泪,“毕业不仅是同学之间的离别,也是和老师的离别,甚至是和父母的离别……”毕业生小张虽然没有哭,但听老师阅读家长来信时的心情也是百感交错。

  “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流云间青檐碧瓦,回首处栋梁参天。脚踏白山黑土,胸怀万里海天。……大学至真,大工至善。扬帆远航,向前,向前……”毕业晚会进入尾声阶段,全体人员一起唱起了校歌,这一次,包括小张在内,所有在场的师生都没能忍住泪水,在泪眼朦胧中哭着把歌唱完。


 

  【分手季】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离校前,我和女友信誓旦旦地许诺要把这份大学里的爱情坚持下去,虽然临别时我们在车站抱头痛哭,但我仍相信我们的爱情牢不可摧”,带着对女友的牵挂,小林踏上了去深圳的列车,而女友则留在了哈尔滨,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当时,小林暗暗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最多五年,一定把女友接到深圳”。

  时隔半月,小林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自己已和女友分手了。相距千里阻隔不断的爱情,在父母的反对和家境悬殊的双重压力下终结。

  和小林一样,不少的大学情侣都在毕业前夕结束了恋情。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情侣中,刚毕业就分手的机率超过70%。“都想回到家乡工作,彼此不能迁就”“家庭条件的悬殊”“家长的反对”“现实的压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恋情大多在现实面前戛然而止。在校园里,爱情是很多人眼中的必需品,不在大学里谈场恋爱,难免会有些许遗憾,然而一旦走出校园,它却摇身变成了“奢侈品”和“易碎品”,往往经不起现实的敲打。

  当然,也有不少校园情侣在“好聚好散”中潇洒告别,随着毕业的临近,“校园黄昏恋”异军突起,为了弥补在大学期间没有谈恋爱的遗憾,毕业前夕,高校里还出现了不少“黄昏恋组合”,小新便是其中一个。“大学期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谈场恋爱,毕业前,我鼓起勇气向平时十分要好的一个女孩表白,没想到我们俩一拍即合,因为知道毕业后将各奔东西,我们便约定顺其自然不问结果,虽然这段感情只维持了一个月,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却很美好”,小新告诉记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