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馆内座无虚席

市民在超市选购水饺
喷泉纳凉
随着近几天哈市气温增高,市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愿意做家务的市民增多了,计时工紧俏;蔬菜易打蔫,价格普遍下降;消暑食品热销,水果一天竟卖了800斤西瓜……
饮食
头伏饺子卖得火
生活报7月19日讯 18日是头伏,这一天素有“头伏有讲究,吃饺得福气”的说法,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冰城人头伏吃饺子都爱吃“现成的”。中午,各大饺子馆都排起了长队,超市里的速冻饺子也都卖得火爆。
“我都等了半个小时了,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个和拼桌的位置。”18日中午,在道里区的一家饺子馆内,刚刚等到座位的李女士说。记者看到,饺子馆里人声鼎沸,二三十张桌子都坐的满满的,细细一问才知道基本上都是拼桌用餐的顾客,店内的服务员也都忙得不可开交。在门口排队等待吃饺子的市民有四五十个。一看到有顾客吃完出来,他们就问:“是不是该轮到我们了?”
同时,在道里区的多家超市里,记者看到在速冻饺子专柜前,也有不少市民在选购“现成的”速冻饺子,“头伏吃饺子这是传统,但要是在家包饺子又得发面、又得搅馅,太麻烦,买这种速冻的饺子挺好的!”正在挑选饺子的市民张先生说。一家超市的某品牌饺子促销员告诉记者,“在头伏之前他们特地备了不少货,从早上开门就卖得特别火。”
市场
菜易烂价格直降
连日来,哈市持续高温天,黄瓜、柿子、茄子等蔬菜由于保存难、上市量大等因素影响,销售价格普遍回落。一些卖菠菜、小白菜的摊贩干脆将叶菜按堆卖。他们说,这几天受高温天气的影响,菜农地里种植的蔬菜生长很快,菜农也不得不降价尽快出售。
“天热了,蔬菜开始大量上市了,现在的菜是一天一个价,几乎都是往下降。”18日,记者来到道里区安平街早市,看见茄子、青椒、豆角等蔬菜堆了一地。“茄子多少钱了?”记者问一商贩。“便宜了,二斤两元五。”商贩说,前几天茄子一斤就一元五,现在都便宜了,天气太热,不好保存,不及时卖完就烂在手里。
居家
不愿做家务计时工紧俏
“有没有会做饭的,给我找一个,这天热实在不想进厨房了。”连日来,哈市天气持续高温,哈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的家庭计时工也“热”起来,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才行。
18日下午,记者在哈尔滨妇联家政计时部看到,来预订计时工的市民不少,但等待找活的计时工却没有。市民许女士说,这几天哈市温度非常高,父母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血压又高,怕他们天天自己做饭、收拾屋子累出病,所以决定找个计时工,减轻老人的劳动量。
据哈市妇联家政负责人介绍,最近哈尔滨天气炎热,很多市民懒得自己动手做家务,一些年轻人还喜欢攒到周末雇计时工彻底打扫一下,导致家政市场上的计时工紧俏,每小时18元的普通家政工很难找。提醒用户,在用工需求量较大的季节,预订计时工一定要提前。
消暑
持续高温销量翻番
水果店一天卖800斤西瓜
从16日开始,冰城的气温持续30度以上,高温催火了冰城的水果市场。作为北方最消暑的水果,西瓜价格下降到每斤1.5元,销量比前几天翻了一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的不少水果店西瓜销量都比前几天明显提升。在南岗区十字街一家水果超市里,来往的市民络绎不绝。“这几天买西瓜的人明显多了,主要是天气热了,把西瓜放在冰箱或者冷水里‘镇’半天再吃,非常消暑。”水果超市老板于先生说,7月初一直阴雨连绵,西瓜价格持续在每斤两块至两块五之间,卖的不好。现在天热了,西瓜价格也降下来,每天都能买出七八百斤,比前几天翻了一番还多。
喷泉纳凉,
爽!
18日,是今年头伏的第一天,这意味着“酷暑盛夏”正式来到。当日,市民为躲避高温酷暑,纷纷来到松花江畔和城市中的各大喷泉广场消暑纳凉,以此来躲避高温。
养生
伏天“清补”为宜
医生开出养生方:多吃西红柿、绿豆、瓜类
18日,哈市迎来了入伏首日的闷热天气,如何神清气爽、健康舒适地度过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伏天”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哈市多家医院的医生,医生给市民开出了夏季“养生方”:以“清补”为宜,补充饮水、增加营养的同时,要少饮酒、少抽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清补”宜吃冬瓜苦瓜
“伏天时节养生保健,首要的就是注意增加营养、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18日,记者采访了解放军二一一医院中医食疗门诊主任孙旗立。“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应多吃蔬菜瓜果补充水分。”瓜果类蔬菜中,冬瓜含水量高达96%,是最高的,其次是黄瓜、金瓜、苦瓜、西瓜等。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常见选择有西红柿、生菜、西瓜等。同时,牛奶、绿豆汤也是去火良品。
避开高温时段轻松柔和运动
哈市中医医院康复科薛宏伟主任提醒市民,“缺乏运动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下降,选择轻松、柔和的运动方式还是很必要的”。对于有条件的市民,游泳、去森林徒步旅游都是伏天里极佳的避暑运动方式,不仅会使“苦夏”的生活变得很充实,而且也会提高身体素质,不过对于体质各异的市民而言,因人、因时而异辨证地对待“夏练三伏”,一定要避开高温时段谨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