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全国首列北京直达边境城市红色旅游专列“珍宝岛号”开通
2012-08-16 21:53: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庆萍 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珍宝岛远景。资料图

  东北网8月16日讯 (岳庆萍 记者李博)16日,载着来自我国北京、天津等地数百名游客的“珍宝岛号”旅游专列驶进祖国东北边境城市虎林,由此拉开国内中心城市游客组团游虎林的帷幕。

  据了解,“珍宝岛号”旅游专列是全国首列由北京直达边境城市的红色旅游专列,该专列的开通对于虎林旅游业的发展将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有助于实现虎林旅游由接待型向市场化运作转变。

  1945年8月2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枪在虎林熄灭,比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晚了整整11天。而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虎头地下军事要塞最终变成了日本侵略者埋葬自己的坟墓。1954年,王震将军率十万官兵在虎林点燃了军垦拓荒的第一堆篝火,数万官兵和知青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垦荒传奇。1969年,震惊中外的珍宝岛战役在这里打响,英勇的守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宝岛精神,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新中国。独特的历史使虎林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北大荒精神肇始地和珍宝岛精神发祥地。这些早已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成为诸多游客到此一游的心之所系。

  坐在去往虎林景区的大巴上,游客们兴致浓厚、议论纷纷,“前段时间热播的《知青》我特别爱看,这次来虎林我最想看看当年知青、垦荒军人们奋战的北大荒现在什么样了”,“我最想去的是虎头地下军事要塞,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的地方”……。

  在虎头景区的乌苏里江畔,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与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虎头镇汇合,形成了一江双色的奇特景观,对岸俄罗斯的异域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乌苏里江的起点原来在这里!”怀着惊喜,游客们纷纷在郭颂老师题字的巨石旁合影留念。

  在珍宝岛湿地,天蓝、地绿、水清的原生态美景震憾了每一位游客。他们漫步于青龙湾栈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着鸟儿的欢唱,观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停地拿着相机留念,尽情地陶醉于原始、美丽、大气磅礴的湿地景色之中。

  同行的导游告诉记者,珍宝岛湿地容纳了三江平原地区所有的生物物种,已经纳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被誉为“世界最美湿地”……提到虎林的旅游资源,导游如数家珍。

  虎林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天蓝地净水清,风光旖旎,荟萃了塞北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大农业等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等7个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有天下第一虎、东方第一庙、乌苏里江第一塔、二战终结地纪念园、巨炮阵地、苏军阵亡烈士纪念碑、神顶峰、万亩现代农业生态园等景观景点,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塞外风光。

  近年来,虎林突出“红、绿”两大特色品牌,打造出虎头、珍宝岛、月牙湖、神顶峰和珍宝岛湿地等著名景区和30多个特色景点,推出了界江游、湿地游、森林游、农家游、异国风情游、战争遗址纪念游等18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由“Q”字型旅游线路组成的贯穿全市、辐射全省、跨越国界的大旅游网络和“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如今,虎林市虎头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虎头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虎林市已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据了解,5月份以来,虎林共接待游客65.7万人,进入八月后更是游人如潮,虎头景区日接待车辆达到1530多台,停车场爆满,要塞博特馆每天接待游客近4000人,炎炎夏季,许多大中城市游客不远千里到虎林旅游,感受回归自然、远离喧嚣、寓教于乐的清凉之旅,在原生态的美景中感悟这片热土独有的红色记忆。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