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路一停车场车位已满。
买卖街停车场收费员正在引导车辆。
东北网8月31日讯 针对商户长时间占位,停车泊位难“流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哈市多位交通专家。对此,专家建言,可通过买、租车位等方式解决,也可为停车场周围的商户在稍远的地方开辟新的停车场,给予低价甚至免费等优惠政策,让其将中心商圈拥挤的公共资源空出来,为更多市民提供便利。
哈工大交通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裴玉龙:
停车场属公共资源 商户也应交费
哈工大交通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裴玉龙对记者说:“哈市繁华商业中心区停车难、乱停车现状困扰着城市管理,以价格手段解决停车难的思路方向是对的。近两年,全国有11个副省级城市对停车场价格进行了调整,收到良好效果。比如成都市实行差别化收费以后,繁华中心区域空置的道路停车泊位数量明显增多,效果十分明显。对于周围商户在停车场占位,一停就是一天,导致停车泊位利用率低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多部门的积极协调,商户占用的是公共资源,理应交纳停车费,公共资源应该公平使用,商户拒绝交停车费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此外,裴玉龙补充道:“按照新的收费标准,周围的商户每个月需要交纳的费用较多,建议他们以买车位或租车位的方式,让公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中心商圈的停车场真正流动起来,方便更多的市民。”
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学院院长齐晓杰:
提供优惠条件促商户远离商圈停车
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学院院长齐晓杰表示,采取计时收费的方式不是解决停车难的唯一办法,但确实是一种趋势,效果也比较明显。这是一个新的举措,需要征求更多人的意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周围的商户霸占停车场的泊位,导致停车场的流动率低,是侵占公共资源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惩处。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公共利益。
齐晓杰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在稍远的地方开辟新的停车场,让周围的商户把车停到距离自家店铺5分钟到10分钟的地方,他们可以步行到自己的店铺,没有必要非把车停在自家门口。此外可以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政策,这样就可以将中心商圈拥挤的公共资源空出来,让市民可以在中心商圈找到停车位,商户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科学学院院长储江伟:
加强监管及时出台配套政策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科学学院院长储江伟对记者说:“哈市中心商圈目前采取的‘7-3-3’收费制和‘4-1-1’收费制是很好的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停车费随着时间越长而越高,让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快停快走’,可以保证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对于周围的商户长时间占位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一个新的措施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应该出台,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周围的商户长时间占位,一停就是一天,是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同时也反映了有关部门监管的缺失。”
“我呼吁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心,应该更多地考虑普通市民的利益。同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出台相应的措施,让中心商圈的停车泊位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停车难的症结,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储江伟补充道。
相关链接:
为解决停车难题,哈市推行“政府管停车场”新模式。自7月25日起,友谊路等地的10个停车场正式运营,8月27日起,买卖街、建设街等11个停车场正式启用。新模式效果怎么样呢?28日,记者走访城安公司管理的多家停车场,发现“死车占道”成为新的难题,一半以上停车位被周围商户居民所占,而且拒29日,导致停车泊位流动量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