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灾后恢复
东北网8月31日讯 台风“布拉万”离开后,哈尔滨市市政设施工作人员全力抢修在台风暴雨中损坏的城市设施。30日,排水、道桥、绿化、环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昼夜兼程,坚守一线继续抢修、排险,将在一周内扶正雨中倒伏树木,完成排水、道桥设施雨后维修养护等工作。
全面检查排水设施
涝片雨水井3天淘清
“布拉万”台风暴雨过境,解除险情的城市排水部门又开始全面对排水井、地下排水管线进行检查。30日清晨,全市各主城区的排水人员再次来到暴雨中发生内涝的58处区域,逐一查看这些排水设施是否存在问题。
哈尔滨市排水公司道外分公司经理刘建平介绍,29日,除二十道街、十四道街等易涝片在暴雨中出现积水外,一些非易涝点位也在暴雨中发生了小范围积水。经过30日上午两个小时的全面检查,他们发现是其他部门在管道施工时将排水管线压断,造成了排水不畅。刘建平表示,将尽快协调道桥、交警等部门将地面挖开,将断裂管线修复。
据悉,由于此次暴雨后排水设施内聚积的淤泥污物较多,清淘工作已经在30日清晨开始进行。3天内将把21处易涝区的雨水井清淘完毕,然后逐渐向其他区域推进,预计一周内可将所有出现积水路面的雨水井清淘一遍。
昼夜修补破皮道桥
一周内恢复路面原貌
受到暴雨的冲刷和浸泡,哈尔滨市一些道路桥梁设施出现了外表脱落、坑槽等局部损害。市道桥处桥管所的50多名维修人员连夜拉运混凝土、沙石等材料,抢修破损点位,3天两夜没下一线。
哈尔滨市道桥处桥管所负责人介绍,因此次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哈尔滨市一些人行道、车行道出现了一些坑槽,一些设施的大理石、隔音屏上留存了淤泥。为此,桥管所的50多名抢修人员利用白天集中修补脱落、下沉、坑槽的点位,重新铺装损坏的人行道步道板,进入夜晚后,继续对设施冲刷清洗,迅速恢复原貌。
30日,道桥维修人员全面检查了发生积水的桥梁设施,针对一些挡雨墙上出现的脱落现象开始随坏随修。目前,全市需要维修的点位约100余处,维修人员将在一周内完成此项工作。
拉直5400株倒伏树
多数扶正后可成活
暴雨中,哈尔滨市城区行道树、街侧绿地、公园绿地树木根部土壤液化、湿陷,造成树木倾斜、折枝、倒伏现象,倒伏折枝多为速生杨、柳树种。截至30日10时,此次强风暴雨天气已造成全市近500条街路出现树木倒伏、倾斜、折枝,共计倒伏树木6939株,发生倾斜、折枝树木15905株,其中有扶正救治价值的树木5400余株。
30日上午,记者在和兴路哈师大门前路段看到,道路中间绿化隔离带内的数十株杨树发生了侧倾,有的与地面形成了30度角。据了解,该路段是哈尔滨市树木发生倒伏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记者看到,绿化工人将绳子绕过倾倒小树的主干分杈点,10多人用力拉住绳子的一头,将倾倒的小树拉直。10名工人1个小时才能扶正近20棵小树。利用工程车系绳拉拽,一夜可拉直10株大树。市城绿办还统一制作了钢制护架,用于支护固定树木。
据悉,29日开始,园林部门以“保交通”的原则,对少部分倒伏在主干街路上无法人为移动的树木进行了伐除清理。绿化人员告诉记者,在扶正树木前,要查看倾倒树木根系的受损情况。一般情况下,倾倒树木的根系不会全部暴露出来,在土中的根系仍较大、较完整,扶正后基本都能成活。如果根系完全暴露且受损严重、土坨较小,绿化人员将把树木伐除。但由于树木倒伏后,根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扶正后将修剪树冠,防止再次发生倒伏,保证其成活。目前经过连续两天两夜的抢修,我市仍有一些树木等待扶正,此项工作预计在一周内完成。
连夜清扫水冲街路
雨后死角一个不留
“雨后即清”是哈尔滨市精细化环卫保洁的要求。全市各区环卫部门恪守这一标准,在暴雨停止的一个小时后,环卫工人便全部出现在城市街头,开始全面清扫水冲街路,解决淤泥、树枝造成的问题。
记者从南岗区城管局了解到,29日下午,南岗区连夜出动了50班次机械对全区路面水刷见底。环卫人员包片分组,集中清扫了大雨冲走的垃圾和折断的树枝、树叶。经过一个夜晚的作业,近20吨的垃圾被清运处理,第二天城市街头洁净依旧。
排水
道桥
绿化
环卫
借鉴群力新区“平立结合”排水方式
道里易涝地段将增排水口
经过一场大暴雨的考验,群力友谊西路“平立结合”的排水方式被证实可有效增加收水面积、提高收水速度。记者昨天从道里区获悉,该区提出将借鉴友谊西路排水改造做法,对老城区低洼易涝地段增设排水口,扩大排水应急能力。
据介绍,市群力开发办对新区排水系统收水口采取立箅式与平箅式相结合即“平立结合”的排水方式。群力新区计划改造500处排水口,目前已改造280处,其中包含友谊西路144处。经过这场大暴雨的考验,“平立结合”的排水方式被证实可有效增加收水面积、提高收水速度。
道里区将借鉴群力友谊西路排水改造做法,对老城区低洼易涝地段增设排水口,先期准备在建国公园地段等低洼地段试点“平立结合”的排水方式,扩大排水应急能力,并根据试点情况及市相关部门意见逐步推广。
尽力恢复被毁农田保证粮食收成
哈尔滨市领导到宾县、巴彦、呼兰等地检查农牧民田受灾情况
30日,哈尔滨副市长张万平到受灾较重的宾县、巴彦、呼兰等地检查农牧民田受灾情况。
据初步统计,台风“布拉万”带来的大风和降雨,导致全市农作物不同程度倒伏及受涝,全市8区10县(市)共计685.52万亩农田受灾,294.09万亩农田成灾。受灾区域涉及88个乡镇688个村,影响农户超过18万户。
张万平指出,当前最关键的是迅速组织相关力量抗灾救灾,相关部门要深入一线发动群众,克服为难情绪,坚定抗灾减灾夺丰收的信心。要动员一切力量,尽力恢复被毁农田,保证农民粮食收成。
信义沟两岸200余户村民妥善安置
河道洪水疏通工作迅速有序推进,内涝险情已得到控制
在台风“布拉万”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中,红星村信义沟两侧由于河道排水不畅而遭受严重内涝灾害,香坊区于29日当天即迅速组织专门力量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中。至30日,共抢险转移村民91人,及时动员200余户村民投亲靠友,安置危险区域人口31人,目前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灾情得到控制。昨天,哈尔滨副市长张万平来到红星村段检查抢险工作,并对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据了解,为将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从29日到30日,香坊区防汛救灾领导组成员全部入驻红星村信义沟现场指挥。在街道办、公安、交通等各部门全力配合下,河道洪水疏通工作迅速有序推进,30日该区域内涝险情已得到控制,未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同时,卫生防疫等灾后后续协调工作也迅速展开,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