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调结构上科技增设施消灾害 伊春今年有望产量达325亿斤
2012-09-11 15:38:24 来源:东北网-伊春日报  作者:高金宝 廉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1日讯 9月10日,记者从伊春市农委获悉,通过各县(市)区粮食产量初步预测,今年全市粮食产量有望达到325亿斤。

  伊春市农委生产科负责人介绍,伊春市虽然连续遭受了风雹、洪涝、低温冷冻、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但通过调结构、上科技、增设施,消解灾害因素,使伊春市灾年粮食实现增产。

  通过种植结构的科学调整,全市增玉米、扩水稻、压大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67.4万亩。其中玉米、水稻分别种植2079万亩、491.1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55.4万亩、40.8万亩;大豆种植155.8万亩,比上年减少200.2万亩。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是伊春市粮食生产在受灾之年获得大丰收、比上年增产的一个主要因素。

  良种大面积应用,以及科技广泛应用和推广以大垄双行为代表的先进栽种模式的推广,使伊春市高产粮食作物产量再登新高,增加了抗灾能力。以千公里科技示范带为载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高投入、高水平耕种和管理,特别是以企业、农机作业合作社为牵动的集约规模经营,使粮食产能增强。今年,伊春市被确定为全国五个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33个,重点建设的粮食高产创建1000万亩核心区、1000万亩辐射区、800万亩带动区全部落实,新建水稻智能化催芽基地19个,推广水旱田先进适用技术32项,良种化率达到96%。

  投资千万元的农机作业合作社数量迅猛增长,伊春市大型农机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数量增加,使粮食产能得到集聚式提升。争取资金6亿多元、自筹配套资金4.17亿元,新建现代农机合作社110个,占全省50%以上,其数量超过历年总和。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