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援疆系列报道二:86岁老人托流汗:“援疆”让我们一家两代人受益
2012-10-01 08:50: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援疆系列报道二:86岁老人托流汗:“援疆”让我们一家两代人受益

  东北网新疆阿勒泰10月1日讯(记者 王蕊) “我的眼睛都已经‘瞎了’3年了,没想到,援疆医生们没来几天,就让我的两个眼睛能看到了……”就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人民医院,当医生拿下蒙在老人眼睛上的纱布时,家住阿热勒乡的老人托流汗激动地说。

 
成功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托流汗老人。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一大早,记者来到青河县人民医院的3楼时,看到老人们都排成排地坐在一起,眼睛上都蒙着一块纱布,紧张地守候着大夫的到来。原来,就在头一天,哈尔滨市卫生局第三批援疆义诊团眼科医疗小分队为24位患有白内障的老人手术,今天,专家们将为他们拆线。

  托流汗老人就是其中一位。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是参加这次手术的人群中年龄最大的,就在上一周,老人的左眼已经接受了免费手术,如今她的左眼已经视力已经恢复正常,这次,她接受的是右眼白内障手术。

  托流汗老人是土生土长的清河人,大半辈子里,老人都过的游牧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随着4个儿女过着半定居半放牧的生活。几年前,老人的视力开始下降,右眼就开始看不清楚远处的事物。就在3年前,老人的右眼就彻底看不见了,老人没想到,就在最近这几个月,她的左眼也失明了。

  据此次义诊团的成员、哈尔滨市眼科医院院长钱丽敏告诉记者,这里的医院缺少能够做白内障手术的医生,同时没有做手术时所需的精密仪器,因此白内障手术一直没有开展起来。

  托流汗老人说,县里的医院做不了白内障手术,想做手术的话就要到乌鲁木齐去,而手术做下来要1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个钱来。“平时都是我的儿女扶着我,生活非常不方便,我原来以为一辈子都看不到了……”甚至想起几天前的自己,老人都还感慨不已。


  “在省内,许多视力在0.12的患者都做了白内障手术,而这里像托流汗老人一样失明的患者居多,如果这次义诊队不来,他们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据钱丽敏介绍,正常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要6千余元,而这次义诊他们带来了最好的人工晶体,一个晶体900多元,还带来了手术所需的精密仪器,免费为这些老人们实施世界先进的超声乳化技术。

  上午9点,当她右眼上的纱布被取下,眼睛缓缓地看到光明时,托流汗老人激动地握住医生地手,久久说不出话来。看着奶奶重见光明,等在一旁的孙女买新古丽激动地掉下泪来,她告诉记者,一直很惦记奶奶的眼睛,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她会摔倒了。

 
援疆政策让托流汗老人一家两代人受益。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说起自己最疼爱的孙女,托流汗老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孙女很懂事,知道我行动不方便,只要没事的时候就会守在我身边照顾着。”看着她一点点长大,相比起把买新古丽留在身边,老人更希望她能上个好学校,将来有份好工作,这也成了老人心里最惦记的事。

  就在2011年9月,黑龙江省以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组织实施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和“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资助项目一宣布,托流汗一家兴奋极了,当时只有初中学历的买新古丽被顺利地送到了黑龙江省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学习幼儿教育。

  “在黑龙江,我的知识充实了很多。期间,我的饮食和生活都很适应,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照顾我,就像到了家一样。跟我一起学习幼教的还有60多人,我们现在的学费和食宿费都是免交的。”说起在黑龙江的学习生活,买新古丽露出了笑容。

  如今,买新古丽已经完成了一年的学业,这次是趁着放暑假的机会回来青河县的,家里人发现,现在的买新古丽有变化了,自信了,也有劲头了。“我从来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非常珍惜。现在的我很有动力,通过这次学习,我要把先进省区的理念带到青河县来,在青河传授给哈萨克族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买新古丽说道。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