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依兰县加鞭快马造林绿化 助力县域经济更上一层楼
2012-10-02 20:09: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赵晓明 胡春风 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日讯(赵晓明 胡春风 记者孙晓锐)近年来,依兰县依托“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区位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不断加大县域生态建设力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依兰县以其“绿色、美丽、文明、和谐”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依兰县加大了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力度,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绿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几年来共计造林55.9万亩,总用苗6978万株,总投入资金2.2亿元。截止到2011年,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造林育林81600亩。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县城

  依兰县林业局重点开展了退耕造林、三北防护林、江河湖库渠坝、城(镇)村屯、村级以上道路绿化、重点流域及沙化地治理、农田林网恢复完善等七项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各项生态工程造林59.16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6.7万亩,两荒造林40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7.46万亩、乡(镇)村屯绿化397个1.9万亩、重点流域及沙化 地治理10个1.2万亩、村以上道路绿化568公里0.8万亩、江河湖库渠绿化0.8万亩、农田林网恢复完善0.3万亩”。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7.9%,林木蓄积达到1375万立方米。

  号召全民义务植树,创建宜居城市人人有责

  几年来,依兰县每年义务植树都在130万株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7%以上,各乡(镇)和单位以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对荒山、街道、社区、庭院进行了绿化美化。组织发动县城机关职工四千多人,五年义务绿化了东山公园3000多亩的陡峭山坡,恢复了绿色原貌,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我县201个企事业单位全部实现了绿化达标,县城绿化达到了市级绿化标准,绿化达标率95%以上,目前城区绿地面积271.76公顷,绿化覆盖率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创造了最佳的人居环境,先后被评为全省城镇绿化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

  绿化城乡村道路,精心开创绿化新格局

  依兰县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在乡村,近275公里的省道、国道两侧全面绿化,327条县乡公路两旁都栽植2行以上行道树,树种以杨柳、云杉、樟子松为主。在城区及村屯街道绿化已成为城乡村绿化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地势和周边建筑等情况,植树、栽花、种草灵活多变,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绿化特色,提高了城乡村道路的绿化水平。

  打造三北防护林,绿色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依兰县绿化委员会的统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16.3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57%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确保了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年增产粮食约1.7亿公斤,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全县沙化土地减少80公顷,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0公顷,土壤侵蚀模式和泥沙径流平均值均有大幅度下降,显著体现了三北防护林的生态效应;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增加了木材燃料和林产品供应,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森林资源增加及包括木材加工、果品种植、森林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依兰县以及县内各乡镇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后,不但可明显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可为分流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良好机会,经测算,从事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人员可达2200多人次。同时,通过三北四期工程的实施,可把林业各项改革引向深入,并将加快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拉动招商引资、绿色产业、森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和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该局通过采取造、封综合治理措施,有103公顷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风沙危害减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得到遏制,特别是沿河两岸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栽植了大面积的速生丰产林,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了治理,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的成为乡镇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依兰县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先后被授予全省灭荒先进县、哈尔滨市造林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全国最佳投资环境500城市之一等荣誉称号。,我们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实现依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