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8日讯 现今,电脑、3G手机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进市民的生活之中,家长们不但自己热衷于此,还把它们当做“电子保姆”,使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屏幕宝宝”的行列,屏幕成为孩子们感知世界的窗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视光门诊接诊统计显示,患近视的孩子中,有九成是因为经常接触电子产品造成的。
双节期间,李女士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大家说好都把孩子带去,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沟通的机会。可是,无论是十多岁的大孩子,还是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在餐桌旁安静地坐着,手里拿的不是平板电脑就是手机,自顾自地玩着“切西瓜”、“赛车”等游戏,小朋友间根本没有交流。
焦先生3岁的女儿,平日活泼好动,正在上幼儿园。“我和孩子妈妈平时工作忙,有时晚上也有应酬,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大多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电脑游戏成了孩子的最爱,看到她玩电脑时安静的样子,我们还挺高兴。可半个月前,我们发现孩子经常眨眼睛,就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焦先生说:“医生说孩子的眼睛有点问题,是因为经常接触电脑造成的。现在在家基本都不开电脑,连电视也很少让女儿看了。”
“这些高科技产品让孩子的眼睛很受伤,在每年接触的上万名‘小眼镜’中,因经常使用电子产品而得近视需要配镜的孩子占总配镜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视光门诊副主任姚春滟不无担忧地说。电子产品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同时它们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很大的伤害。姚春滟说,孩子在三岁之前,眼球正处于发育期,这时候如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就会使眼睛过早进入正视,加大孩子日后患近视眼的几率。黑龙江省医院眼科主任王莉也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连续使用电子产品超过30分钟,每周最多接触2-3次,而三岁之前的孩子她则建议不要过早接触这些电子产品。
心理学专家曲伟杰表示,孩子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曲伟杰说:“孩子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他们把对人的关注转变成对电子产品的关注,而这样势必就会形成思维定势,比如他们在生气、高兴时第一时间就只会想到电脑、手机,极大阻碍了他们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长了,肯定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其二,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沉迷于游戏里面的图形、人物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满足,势必对其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曲伟杰建议,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自己首先要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沦为其“奴隶”,让这些电子产品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