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记者 张喜艳) 气温骤降、供暖期临近,对于哈尔滨道外区进步小区的居民来说降温不再可怕,不需“全副武装”过冬了。2011年哈尔滨市对进步小区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居民告别了寒冬里“穿棉袄、捂热宝”的日子。

工人对居民外墙进行保温。东北网记者 张喜艳 摄
“你算是找对人了”。10月19日,记者敲开了进步小区一住户的门,房主李女士侃侃而谈。她是这个小区的老居民了,已在这里住了10多年,切实经历了室温由冷到暖的变化。2011年分户供暖之前,居民家里都是老式的供暖设备,顶楼要放跑风楼下才能热点。平时还好,要是赶上过年,楼上邻居不在没人放跑风,楼下的就只能挨冻了,因为这个邻里没少闹矛盾。这几年,虽然暖气管还是好的,但是年头多了,管线老化了,还有堵的地方,本来就不暖和的屋子就更冷了。
“2010年是最冷的一个冬天,我家最冷的时候不到10度,屋里呼吸都有哈气,做好饭得让孩子赶紧吃,刚端上来的热菜没几分钟就变成凉菜了。每天下班一回家,我的心凉透了,真是不愿意回家啊。”李女士还不忘调侃一下,“不过这冷屋子也有一个好处,可以很好的储存秋菜。”

李女士家的取暖设备。东北网记者 张喜艳 摄
“你看柜子上那些都是我的取暖设备”,李女士给记者指了一下柜子上方,记者看了一下,羽绒被、睡毯、电褥子应有尽有。“还有电暖气来着,现在屋里暖和了,我就把这个玩意给卖了。原来那会晚上一直开着电褥子,还得盖着羽绒被,戴着帽子。”
“改造后室温一直都在18度以上,去年冬天在屋里只穿线衣线裤就行了。早上起床也不遭罪了。以前一说交热费,大家就很气愤,邻居们都说没让你们倒找钱就不错了,我们一个月取暖的电费就得上百元。现在大家交热费都很积极,不只是屋里暖和了,大家心里更暖。”
2012年,哈尔滨市政府又对进步小区进行了节能改造。据悉,改造后室温可提升5度以上,连续两年的惠民举措让小区居民感受到了温暖。“屋暖不算暖,心暖才是暖。政府的好举措,暖了我们百姓的心。”李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