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道外区黎华街工委网格化管理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2012-10-24 15:06: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4日讯(记者 侯巍)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哈尔滨市道外区黎华街工委针对辖区内基础设施差,下岗职工、贫困人口、流动人口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多的现状,在全街实施“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管理模式,提升服务百姓水平,使基层党建工作抓实落靠。

  科学划定网格,确保管理服务全覆盖

  为了消除社区管理与服务“盲区”,街工委综合考虑社区所辖范围、人口密度、党员数量、分布特点、小区规模、行业类别等情况,将所辖区域划分成3大责任区、171个单元、10个单元网格,把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格长、党小组组长、党建信息员,分层负责管理网格内事务。社区每名党员至少联系服务5户困难群众,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格长不定期深入群众中,倾听群众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形成了纵向上下到头、横向左右到边、层级清晰、纵横交叉、点面相连、全面覆盖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格化管理体系。

  突出服务重点,确保管理服务全方位

  黎华街工委树立“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的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三好”。把居民生活服务好。各社区通过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设立“爱心病床”、开通“就业直通车”,凡是居民的求助社区都有求必应帮助解决,实现社区服务精细化。同时,通过与人才交流中心联网,组织各类技能培训35次,帮助320名弱势居民实现再就业。把邻里矛盾协调好。针对居民群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引导居民通过民主议事协商解决问题。把志愿服务开展好。街道大力开展党员义工服务,形成了“有时间做党员义工,有困难找党员义工”的志愿服务文化。各社区坚持党群共建,召集党员义工和社区志愿者463名,认领了环境保护、治安防范、关爱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管理服务无缝隙

  黎华街工委整合社区内的优势资源,创新“4+6+X”模式,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范围,对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开展组团式、精细化服务,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服务管理新格局。“4”即由街道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组成网格监督员、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民生助理员等“四员”。“6”即由老党员、“4555”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组成社情民意收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计划生育监督员、治安巡逻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六员”。“X”即由辖区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党员、社区志愿者、居民骨干、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按照群众需求、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组建若干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同时,健全党建工作联谊会制度、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确保管理服务无缝隙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