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6日讯 在哈尔滨市上大学的杨硕和李德,本想勤工俭学挣钱,可不辨是非的他们,挣钱心切,利用互联网买卖廉价赃车。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准备以5.5万元出手一辆现代途胜,期待赚取3万元差价时,不想把赃车卖到了警方手里。警察将两人一并抓获,两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杨硕和李德是哈尔滨市某理工院校的学生,两人既是同乡也是室友,关系非常要好。2012年,他们念大三,学业压力减轻,空余时间增多,杨硕经常浏览二手交易网页,他发现一辆二手车多有一两万的赚头,他还注意到,有些没有车辆手续的二手车,甚至比市场价便宜一半还多。“这中间利润太大了”,杨硕很兴奋对李德说出了自己发现,他提出两人可合伙卖车,肯定能赚钱。最初,李德对此事表示怀疑,这些车为什么这么便宜呢?还没有手续,会有人买吗?杨硕则说:“这车这么便宜,一定不是好路来的,但是,不管它怎么来的,咱们又没偷,又没抢,是正当花钱买的,能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李德想一想便同意了。于是,4月初,李德以在学校做地摊生意为名,向家里要了3万元“起家费”。
于是,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一场违法的“勤工俭学”之路。接下来,杨硕在网上联系到河北省一姓“孙”的二手车倒卖者,两人在网上与孙某以2.2万元,定了一辆现代途胜吉普车,并决定4月20日去石家庄取车。与此同时,杨硕开始在网上发布销售广告,以6万元的价格售车。
两人乘火车赶往河北的路上,杨硕说:“这辆车,市场价也要10多万,我们便宜这么多买来,回去就算卖5万元,也有得赚”。一路上,更多情况下,他们畅想着赚得3万元后,要如何处理,杨硕说,他要用来交下一年的学费,剩下的都给爸妈,李德则说,要是行情好,他们还可以再买一辆,那样的话,毕业后第一年的花销也有了。
带着幢憬两人买车的过程异常顺利。在网上事先买的假牌照、手续也准时到达,交了钱,装上假牌照和假手续,杨硕开着新车,连夜开回哈尔滨。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在网上叫卖可疑车辆,已被警方注意。
把车开回哈尔滨市后,因车辆没手续,打听的人多,想买的人少。5月初,杨硕终于等来“意中人”,经商谈,他们最终以5.5万元成交,并约好在道外区某中学门前交易,正当他们期待买家出现时,不想民警就是“买家”;人赃俱获的他们被警察当场扣押。此时,两人才知道倒卖赃车的严重后果。
在法庭上,杨硕说:“我们现在十分后悔,希望法庭能给我们改过的机会,让我们能重返校园,有机会回报社会。”法庭认为:“鉴于二人为初犯,系在校学生,认罪悔罪,且由所在学校联名担保,平时表现良好,此案并未造成经济损失,法庭决定从轻处罚,施以缓刑。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此罪是对刑法中关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内容进行的细化和补充)判处两人有期徒刑11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扣押车辆返还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