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克山马铃薯走向大江南北 “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
2012-11-07 09:55: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鹏飞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7日讯 金秋十月,克山县黑油油的土地上,刚刚起垄的马铃薯正在装车外运,一辆辆装满马铃薯的车辆往返穿梭在乡间公路。小土豆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走向大江南北。

  “合作社今年种植马铃薯5000亩,平均亩产3吨半左右,按订单销售,全部卖给麦肯公司,收入2000万元不成问题!”说起马铃薯,河南乡仁发合作社李凤玉的喜兴劲写满脸上。

  近年来,克山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初步形成了科研、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体系。

  今年,克山县在遭遇严重春旱的不利情况下,马铃薯喜获丰收,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种薯种植面积7.5万亩,总产有望突破130万吨,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

  为扩大销路,克山县提前与收购企业衔接,在市场销售环节下足功夫。早在今年3月31日,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就与克山县玉龙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海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种植订单。同时,通过农超对接、企业洽谈、经纪人带动和举办推介会等方式,积极组织马铃薯种植大户与哈尔滨大福源、北京华联、广东大朗等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超市、食品加工企业签订定单。9月27日,36节满载着2160吨马铃薯商品薯的营销专列再次南下武汉、郑州和广州,这种“企业+农户”、开通营销专列的销售模式,使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基本上实现了由“产供销”向“销供产”的转变。

  在双河乡兴佳薯业公司院内,山东客商崔岩一边看着往大型货车上装载的种薯,一边对记者说,除了把今年春季订购的80吨种薯“费乌瑞它”二代原种运走外,他还要继续发运“兴佳”的种薯,就怕董事长孙立涛不给货。在一旁的“兴佳”当家人孙立涛笑着说,截至目前,兴佳薯业已经向全国各地销售种薯2400余吨,平均一天发货500多吨。

  为实现反季节销售让农民获得更多利益,克山县在加大马铃薯外销和深加工的同时,把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作为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来抓,积极鼓励引导种植企业、经销大户、马铃薯购销公司建设马铃薯仓储设施。全县在去年22座马铃薯贮藏窖1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贮藏窖7万平方米,新增窖藏储能10万吨,真正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