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3日讯 14日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据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强教授介绍,最近的一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9.7%患有糖尿病,且发病人群呈现日益年轻化趋势。李强教授提醒,预防糖尿病,年轻人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要定期检测血糖等指标,让疾病在“萌芽”中得到控制。
病例一:大一男生暴饮暴食患上糖尿病
在哈市某高校读大一的小王从小就爱吃烧烤和油炸食品,经常暴饮暴食。而且,他还迷恋网络游戏,有时一玩就是几小时,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年仅19岁的他,体重已达240斤。虽然小王的外婆和母亲都患有糖尿病,但他并没有提高警惕,从来没有主动检测过血糖。最近,小王在上课时出现了眩晕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血糖已严重超标。
李强教授介绍,近一个月来,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已经收治近20例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与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和缺乏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另外,像小王这样长时间上网,处于“高应激”状态,身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久而久之,胰岛“不堪重负”,也可能导致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要改变饮食和习惯生活方式。”李强教授建议,预防糖尿病,应避免长期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坚持运动,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者要定期检测血糖等指标。
病例二:男子未正规治疗拖成急性酮症酸中毒
家住哈市的李军(化名)夫妇两年前先后被确诊为糖尿病,但二人一直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只是不定时吃药,把医生“一年内随时复诊”的话全都忘在了脑后。几天前,李军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症状,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酮症酸中毒,经过一夜的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急性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据李强教授介绍,李军在糖尿病前期不加注意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原因。“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高于正常值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程度的“中间状态”,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不采取防范措施,很可能发展成Ⅱ型糖尿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却存在病情加重的隐患,应定期检查血糖,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和医学营养干预来延迟糖尿病的发病。
病例三:退休职工患糖尿病并发症抑郁了
哈市退休职工王峰(化名)几年前患上了糖尿病,曾三次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加之遭遇家庭变故,老王患上了抑郁症,几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上个月,饱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困扰的老王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疗。
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医生陈莉丽介绍,最近研究结果发现,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使人体生产与抑郁症相关的激素,糖尿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也可能影响情绪,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李强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在乐观情绪的带动下,患者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